人物名片:
干 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指导,省委、省政府主办的“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两院院士四川行”活动在成都举行。院士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何建议?在引才引智方面,对四川这块土壤又有何看法?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材料非常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干勇作为冶金材料专家,在采访中反复提及掌握新材料的重要性。他举例,现在我国高铁发展势头迅猛,但究其原材料,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外。能让我国自己掌握新材料技术,一直是他想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作为四川走出的一位院士,干勇也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他谈到,四川是一个能源大省, 其钒钛和稀土资源一直以来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石墨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四川有丰富的石墨资源、钒钛资源、稀土资源,这些都是做高端材料必需的原料和资源,有这么好的条件,更应该在新材料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干勇说。
干勇告诉记者,四川省委省政府关心新材料发展,把钒钛一直作为四川发展的一个战略资源来给予重视和支持,对生物医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钒钛的高端应用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四川在产业研发体系、创新体系上还有待加强。人才、资金、检测评价体系需要更加集中。同时,还需找出真正有实力的新材料企业。
9月18日上午,四川发布了《关于支持两院院士在川创新创业的十条措施》。对此,干勇表示,四川愿意给院士团队创造一个非常优良、宽松的环境,鼓励院士团队入川,并提供创新平台,他认为很好。他希望通过“十条措施”的颁布,能够缩短磨合时间、加快成果转化,并提高院士和院士团队的积极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