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去哪儿了?百余市民零距离参观体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环节

2020-09-19 15:4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依据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类别,按照“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全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约为1.8万吨,如此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都到哪儿去了呢?9月18日,100余名市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主题宣传活动中,零距离体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环节,全面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当天,市民分别参观了高新区泰悦湾居民小区、锦江区环卫清运中心、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等点位。

高新区泰悦湾──垃圾分类的全民参与

第一站,市民来到了高新区泰悦湾居民小区。作为第一批被授予“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称号的明星小区,泰悦湾垃圾分类工作氛围浓厚、成效明显。小区共842户,目前实际入住500余户,合计2000余人,日产生活垃圾约2.5吨。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在小区党支部统筹协调下,公益组织、物业服务单位互相配合,住户广泛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已经形成常态,并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区居民也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文明习惯,践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小区居民的行为自觉,目前业主的分类投放正确率已达到85%-90%左右。


通过垃圾分类,小区原有“脏乱差”的垃圾桶提档升级成了“高大上”的分类投放站点,还配置了洗手池等便民设施,小区环境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文明素养也进一步提升。同时,垃圾分类还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泰悦湾小区为例,分类收运的厨余垃圾达400-550斤,可回收物品达200-300斤,有害垃圾平均一月10斤,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显著。部分旧家具和废木板等其他类别的垃圾,也通过专门的公司进行了回收处置。

锦江区环卫清运中心(垃圾压缩转运站)──垃圾分类中端的收运

第二站,市民们来到了锦江区环卫清运中心(垃圾压缩转运站)。该中心位于三圣街道万福社区一组,占地40亩。该站负责锦江区全区生活垃圾压缩及转运,设计日处理量1200余吨。近年来,锦江区环卫清运中心重点在强化管理、设备更新、运输线路优化、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深入推进,废气、污水、噪音进等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低于国家标准,原来垃圾转运站脏乱差的形象也焕然一新。

万兴环保发电厂──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

第三站,市民来到了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万兴环保发电厂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鲤鱼村,占地面积约180亩,西距成都市区约29km。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采用国际上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在烟气净化方面,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确保炉膛温度高于850度,并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脱氨工艺(SNCR)+半干法工艺+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选择性催化脱氮工艺(SCR)”烟气净化工艺,使烟气排放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最新标准GB18485-2014的要求。针对生产中的渗滤液,采用“预处理+厌氧反应器+外置式MBR+NF+RO' 工艺,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要求,部分回用于厂内,其余通过专用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焚烧产生的炉渣由专业第三方单位全部进行综合利用;飞灰则采用添加螯合剂和水泥的稳定化工艺处理后送填埋场作填埋处置。通过以上生产工艺流程和环保措施,整个焚烧发电厂真正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据了解,除了通过焚烧、卫生填埋等方式实施无害化处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本活动由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共成都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承办,成都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成都市锦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成都市兴蓉万兴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协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