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成都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日前出台《成都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下称《行动方案》),部署构建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专项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保障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行动方案》明确,将建立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
一方面,建设集实体、热线、网络、移动端服务于一体的市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成德眉资同城化重大决策部署,探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
另一方面,推进各平台融合式、均衡化发展,坚持实体平台全域覆盖,热线平台整体联动,网络平台系统完善,手机平台方便快捷,实现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将构建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体系。
重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完善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多元化的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服务、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靠前的村(居)法律顾问服务、高效的法律查询和便利化服务,以及普及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服务,让广大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能够更方便快捷得到满足。
《行动方案》要求,将构建专项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体系。
重点是积极服务党政机关依法决策和基层依法治理,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服务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污染防治,服务保障司法活动,服务保障信访工作,服务保障重大经贸活动和对外开放,服务突发事件处置等,让公共法律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此外,《行动方案》还确立了组织推进、经费保障、人才建设保障体系。
为监测、分析、评价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情况,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了2020-2022年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务发展工作标准和方向,包括16项一级指标、109项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市级、区(市)县两类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并将其作为衡量全市以及各区(市)县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有利于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记者 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