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六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和第七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简称“三会”)9月24日至28日在乐山峨眉山市举行。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四川的“文旅担当”,“天府旅游名县”们如何看待本次“三会”?会后有何打算?怎样持续擦亮名县“金字招牌”?即日起,四川发布开展《天府旅游名县看“三会”》主题宣传,一起听听名县“一把手”们怎么说!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去年,宜宾市长宁县凭借竹生态竹文化等丰富的文旅资源,成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之一。时隔一年,全省文旅“三会”将在乐山召开,大美长宁对盛会有何期待?将如何亮相盛会?近日,长宁县委书记董茂成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作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之一,长宁县近年来都取得了哪些可喜成绩?
董茂成:长宁县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规划打造,先后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2019年,接待中外游客1201.78万人次、旅游收入142.10亿元,分别增长22.16%、14.78%。
一是核心品牌释放新动能。进一步发挥蜀南竹海优势,强化“中华竹都·最美竹海”核心品牌建设,全力推进蜀南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创建,积极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蜀南竹海形象大改善大提升。截至目前,蜀南竹海景区35个必建项目基本竣工,将于今年“十一”国庆节前开放,以崭新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二是融合发展丰富新业态。培育壮大“旅游 ”,围绕观竹景、赏竹文、品竹食、喝竹酒、穿竹衣、跳竹舞、舞竹龙、居竹屋,打造旅游新产品,推进文旅、农旅、竹旅、工旅、康旅等新业态发展。自去年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长宁县新增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和全国、全省森林康养基地等国家级文旅品牌6项,省级文旅品牌11项。
三是景城一体构建新格局。成贵高铁长宁站建成通车,长宁跨入“高铁旅游时代”。G93成渝环线等3条高速在长宁设有6个互通出口,宜叙高速(竹海连接线)全面完成,G547世界竹景观大道控制性工程黄金滩大桥竣工通车,G547世界竹景观大道建成后长宁县城直达蜀南竹海景区仅需15分钟,“大竹海”旅游环线即将形成,快进漫游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景城一体全域旅游核心作用进一步突显。
四是矩阵营销集聚新流量。大力实施政府主导、企业联盟、文旅融合、媒体跟进的“四位一体”营销策略。去年以来,长宁先后成功举办全国森林城市马拉松赛、全国热气球联赛、全省景区讲解员大赛等大型活动25项,在北京、重庆、成都等地举办全域旅游推介会14场,进一步提升了长宁的知名度、美誉度。今年8月,来自川渝黔滇4省(市)40县(市、区)代表共同组建了“大竹海”文旅发展联盟,推出了6条“大竹海”旅游环线,推进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和西南地区文化旅游内循环发展。
五是智慧服务带来新体验。升级改造“一部手机游长宁”,改建长宁县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大数据中心,促进长宁旅游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同时,加强旅游执法,推进“厕所革命”及“竹乡美丽庭院”建设,旅游环境更加优化,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心的旅游体验。
记者:宜宾市是本次“三会”(旅博会)的主题市,作为宜宾的“文旅担当”,长宁县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将在展会上如何展示大美长宁形象?
董茂成:此次“三会”活动是展示“大美长宁”形象的重要机遇和平台,长宁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制定参会工作方案,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为在“三会”上展示长宁文旅担当进行充分的安排和准备。
一方面,积极开展展演筹备工作。长宁县《竹宴》《竹编》两个竹文化节目将在会议期间进行展演,艺术化展现长宁竹特色竹文化。目前,我县已组织了42人的展演队伍,定期进行两个展演节目的走台、彩排等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正式展演的高质量完成。
另一方面,扎实做好旅游推荐准备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整体安排部署,长宁县将作为“天府旅游名县”代表开展旅游推荐活动。我们将在旅博中心“宜宾主题展馆”现场推介长宁县文旅产品及中秋、国庆优惠政策。同时,围绕长宁文旅特色,拍摄最新文旅宣传片,制作精美文旅宣传册和竹根雕、竹扇等竹文化特色文旅展品,以充分展示“竹海之都·养生长宁”大美形象。
记者:对本次“三会”,您有何期待?对“三会”举办地乐山,您有何印象及认识?
董茂成:乐山市是国际著名旅游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有国家4A级以上景区14处,文旅发展成效显著。长宁县与乐山市不仅位置相邻,而且一直有着紧密、良好的联系。借此次在乐山举办“三会”之机,长宁县期待达成以下成效。
一是通过竹文化特色节目展演,进一步向省内外乃至中外游客展示长宁大美形象,提高长宁县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让长宁文旅品牌不仅“走出去”,而且“叫得响”。
二是通过对长宁县文旅产品的推介,加强与省内各市(州)、境内外的文旅部门、企业投资商、参展商、旅行商和国际友城对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长宁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蜀南竹海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文旅项目建设落地。
三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四川“十大”知名文旅品牌的要求,乐山峨眉山市和长宁县分别是“大峨眉”联盟和“大竹海”联盟的轮值理事长。长宁县将与乐山市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好“大峨眉”及“大竹海”品牌,推动乐山市、长宁县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度融合。
记者:“三会”后,长宁县在文旅发展方面有何打算?未来,将如何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董茂成:长宁县将深入学习吸收“三会”成果,持续推进“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力争到2021年接待中外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200亿元以上。
一是聚焦建设“世界竹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长宁文旅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深度融合,形成同频共振、相融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
二是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蜀南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三大创建”,充分发挥竹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文旅融合、景民融合,培育壮大“体育 旅游”“康养 旅游”“文化 旅游”等新业态,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带动,加快推进安缇缦运动康养、世界竹景观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大竹海”文旅联盟运行见效,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创新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强化宣传营销和品牌打造,为文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举涛 部分图片由长宁县文旅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