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成都,公园盛境入画图

2020-09-25 08:3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在花间漫步、赏山水婀娜……金秋时节,蓉城大地上不断呈现的一个个公园,让成都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深深感受到了公园城市建设呈现出的大美形态。

(新津区红石涵养湿地公园)

作为“公园城市”理念首提地,成都坚持“公园+农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新场景、新业态,大力彰显公园城市大美形态。2018年成都“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正式启动后,2019年公园项目开工建设48个、建成22个,合计建成面积8700余亩;2020年“百个公园”示范工程计划开工建设29个,完工30个,截至目前已开工18个,完工16个,合计建成面积14300余亩,已累计开工99个、完工36个,完成投资约99.66亿元。2020年上半年,青羊区蕴初园、新津区红石涵养湿地公园、郫都区菁蓉湖公园、新津县骑龙湖公园、成华区城东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相继建成,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公园的关注度、知名度和人流量迅速攀升。

双流区

(空港中央公园之五湖四海公园一期)

在双流区,空港体育公园、万家社区公园、儿童健康主题公园和空港中央公园之五湖四海一期四个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空港中央公园之五湖四海公园一期总面积为1100亩,双流区空港体育公园占地面积690亩,双流区儿童健康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为230亩,双流区万家社区公园占地面积83亩。这里,立足生态本底,与周边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核心居住区域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了可休息、可观景、可阅读的舒适环境,打造公园的回归自然本性。

锦江区

位于锦江绿楔中的大观堰生态公园绿树成荫、白鹭翻飞,漫步于绿道上的人们尽享闲适慢生活。

高新区

(新川之心(东区)公园围绕“科技、人文和生态”主题打造新城市中心绿核,形成可持续的生态景观)

位于高新区南部新川创新科技园区内的新川之心(东区)公园,在建设中充分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围绕“科技、人文和生态”三个主题,展示出最好的园艺和园林艺术,打造形成集文化性、游乐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新城市中心绿核,创建成为泛成都区域内极具吸引力的生态景观胜地。

金堂县

(龙家山公园)

位于金堂县淮口街道的龙家山公园,以“一江之水聚瑞光,凌云飞翼展新城”为设计主题,以“怀瑞光旧颜,展沱江新貌”为设计理念,紧扣城市特色,整个公园分为九龙大桥绿化区、滨河绿化区、中心观湖区山地游览区和景观平台区。妙手天成的景观构成了一幅舒适、惬意、自然的生态景观环境。

成华区

塔子山公园、新华公园、圣灯公园、杉板桥公园……成华区这些公园早已闻名遐迩,近期又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公园与市民见面:反映客家文化特色、突出和谐主题的保和公园占地约40亩,“人和广场”“和乐场”“锦和桥”“结迎客”……保和公园是以“和”为主题,通过自然生态场地、景观装置雕塑、公共活动空间、休闲步行景观带的打造,展现出“政通人和”“地利人和”“事兴家和”。
在新川之心(东区)公园,得到恢复的生态系统可以让孩子们在这里玩耍、探索自然奥秘,喜爱幽静的人们则可以在这片自然的优美秘境中充分享受大自然芬芳、进行无限的冥想。

(新川之心公园)

作为龙潭总部新城的区域配套公园,龙潭生态公园作为“龙潭生态绿心”,建设有童趣天地、水上栈道、露草迎风、密野林踪等多处景点,并植入诸多龙潭客家元素,提升园区“烟火气”,构建新城活力社区和水绿景美生态环境。

(二仙桥公园)

位于成华区八里庄创意上午功能区总部商务区内的二仙桥公园,共分为都市谧林体验区、活力健身汇区、城市会客厅区、都市展望区四个区域,近期建成的公园二期属于规划建设的都市谧林体验区,在形态上“师承自然”,流畅蜿蜒的线条贯穿其中;在功能上立足周边,为游客与周边居民提供充满自然气息的休憩场所,成为周边市民游玩消费的新场所。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百个公园”示范工程是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和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背景下,成都坚持以“公园+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彰显公园城市之美、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市公园城市局在加快推进公园建设中,坚持以生态为本底、以文化为特色,精心打造公园城市新场景、新业态和各类“红点”“奇点”景观,有力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加强公园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提升公园景观、业态和治理水平,为市民提供优质绿色生活空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