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九路:四川服务旅游和智慧交通的新标杆

2020-09-27 08:0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使川九路严重损毁,川九路是连接九寨沟、黄龙两个世界自然遗产的最便捷通道,作为灾后重建和恢复当地发展的重要工程,2018年6月12日G544线川主寺至九寨沟县城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以下简称“新川九路”)正式开工建设。通过近两年的艰苦奋战,截止目前,新川九路项目基本实现全面恢复震前既有功能,部分公路设施超过震前水平的建设目标。

记者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新川九路全长123.112公里,总投资33.35亿元,总建设工期3年,项目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串联起红军长征遗迹、雪山草原、大熊猫国家公园规划区、九寨国家森林公园、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等地,对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开发极为重要,具有构建川甘青综合交通网、助推阿坝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阿坝州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阿坝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重要作用。

安全舒适

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将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创新重大灾害综合防控技术、创新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防控技术、高原冰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高原除雪融冰路面技术、高原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等多项安全技术,并将明洞、半透明防雪棚等举措在新川九路上实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绿色生态

新川九作为高原涉藏旅游公路的标杆示范工程,路线穿越多个自然保护区,在修建过程中严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恢复生态的原则,突出路域绿化、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建养并重,实现建运养全周期和人车路全要素的绿色生态。

智慧协同

贯彻“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探索智慧公里指标体系,全过程数字信息重建、智慧管理。创新数字精细勘测,汇集全线地灾及抢险信息;创新BIM辅助设计;创新动态监管施工、智能管控营运、智慧信息服务

融合发展

融合交通+旅游、交通+服务,打造共享愉悦之路,创新公路与旅游交融发展新方式,实现公路与旅游深度融合,在设计上新川九路被分为原上风光、林海听涛、人间仙寨和彩色河谷风景4个主题的公路与沿线环境、风景相协调打造。据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介绍:全线共设设置了观景台、露营点、漫游道、骑行道、车辆停靠点、花境等旅游服务点位。

据悉,新川九路将于2020年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面完工,届时,大家可以深度体验新川九路的魅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