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项改革!成都升级“3.0版”深化营商环境“课题”

2020-09-28 19:3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城市参与全球合作的核心竞争力。 9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



据介绍,为持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3月,成都围绕突出特色强品牌,按照统筹国际通行规则、国内评价标准和成都营商环境短板的要求,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充分吸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市级部门和各区(市)县出台的针对性扶持政策,在落地落实营商环境1.02.0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出台了《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即成都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大力建设“蓉易办”营商环境品牌,积极培育“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社会文化,力争把成都打造成为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民新高地。

简单来说,1.0版就是建体系强基础,2.0版就是全面对标对表,3.0版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企业市民感受作为评价“第一标尺”,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3.0版政策体系在哪些方面升级?

提升便利化水平、数字化水平

据介绍,3.0版持续提升便利化水平。围绕涉及企业办事的开办企业、施工许可、公用设施接入、登记财产、纳税等重点领域,对标北上广深等标杆城市3.0最高标准,企业开办全市范围4小时以内办结,不动产登记全面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一般登记2个工作日以内办结,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0.5个工作日以内办结,纳税所有税费种类申报100%“网上办”,纳税时间从120小时压缩至100小时以内,最大限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费用。

同时,强化数字赋能弥补短板弱项。针对信息化平台支撑不足、业务互联互通不够影响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和获取政策、登记财产等问题,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及业务互联互通力度,打通电子采购平台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政务平台、信用平台等信息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新技术场景应用、各行业领域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和不动产交易、税款征收、户籍人口、营业执照、房屋测绘、司法判决等信息共享应用,建立完善政策“蓉易享”系统,逐步实现企业精准查询、在线申报、在线评价等功能,进一步优化提升短板弱项。

拓展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范围。在加快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功能区“局区合一”“区镇(街)融合”新体制、土地配置市场化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应用、成德眉资三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等国家评价未覆盖领域进行探索改革。

6方面24140项改革点

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记者了解到,该方案围绕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重点针对投资贸易、获得许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护便利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6个方面,提出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改进项目用地管理方式、简化项目规划许可程序、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24条改革举措(共有140项改革点),继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针对“企业在市内跨区迁移困难”等问题,对未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企业实行市内迁移承诺制,对跨区企业税收、产值等指标实行“锁定存量、增量分成”。

针对“办理建筑许可审批环节较多、程序复杂”等问题,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对标香港、上海,实施“一站式中心”改革,实现社会投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类建设项目全过程一站式办理。

针对“占道挖掘道路办理时间长”等问题,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至1个工作日以内。

针对“贷款难、中小企业贷款总额小、贷款成本高”等问题,实施中小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做大做强国有控股融资担保公司和市级再担保公司,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余额及增长率,全年力争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

针对“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次一网通办水平不够高、信息平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不够、政务中心硬件设施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筹建新的市政务大厅,加快“蓉易办”平台建设,以线上倒逼线下业务改革,深入推进“四减”工作,提高“四办”水平,持续打造“蓉易办”政务服务品牌。

针对“少数行政监管粗暴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坚持监管与引导相结合,深入实施包容审慎柔性监管;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各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式。

针对“惠企政策兑现难、知晓度低、兑现不透明”等问题,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完善政策“蓉易享”系统,实现市、区(市)县两级惠企政策集中汇聚、精准查询、精准匹配和在线申报。

针对“审查规则仍需完善、制度刚性约束不足、一些地区和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措施审查不全、审查质量不高”等问题,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