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十周年|成都市首个“轨道交通”街区主题文化墙亮相

2020-10-03 22:50: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国庆期间,经过青羊区锦里西路68号院的成都市民惊喜发现,一道充满浓郁小清新既视感的“轨道交通”街区主题文化墙在这里惊艳亮相,为节日的成都增添了一份独特的轨道风景。

据了解,该文化墙是由成都轨道集团、青羊区少城街道、中国中铁联合打造,是成都轨道交通在开建15周年和运营10周年之际,把轨道交通建设与服务社会民生、助力社区治理紧密结合等留下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以文化墙为切入口,并融入天府文化、街区文化,通过“手绘轨道四季、嵌入成都回忆、增强互动体验”的形式,全景展示的一幅“轨道城市人民建,建设轨道为人民”生动画卷。

春季篇──“缓工四天  待鸟起飞”
“春天的温暖是生命勃发,是树叶冒出新芽,是孩子们在树下愉快骑车玩耍”,春季篇以“银杏冒芽芽,胖娃骑车耍”为主题,以“一树一车一眼春绿”为主构图,设置了气球、童车等半浮雕元素,同时融入了轨道建设者“缓工四天,待鸟起飞”的暖心故事。
在成都轨道交通7号线川琉明挖区间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收到一份“金苹果爱弥儿幼稚园”小朋友关于“保护雏鸟、暂缓施工”的倡议书,希望建设者们保护施工区域内的一窝雏鸟。为此,建设单位前后停工4天,会同幼稚园及有关单位研究保护方案,在专家建议下,采取“整体迁移”方式帮雏鸟搬新家,保证了雏鸟正常生长、喂食,同时避免了可能的施工噪音影响,实现了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融,也为小朋友们上了“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动一课。

夏季篇──“助力高考  我们在行动”
 “夏日的温暖是热烈向上,是叶的蓬勃生长,是女孩撑伞走过的阳光”,夏季篇以“太阳晒,树叶盖,打伞的妹儿硬是乖”为主题,以“一树一伞避骄阳”为主构图,设置了雨伞、飞鸟等半浮雕元素,同时融入了轨道建设者“助力高考,我们在行动”的爱心故事。
在成都轨道交通8号线芳草街站建设过程中,适逢疫情后全市首批高三学子集中返校复课,建设者们收到了附近学校“协助做好疫情防控,为学子创造良好环境”的需求。建设者们及时行动,协助学校安装热成像测温仪器等防疫设备,同时积极抓好周边环境消杀工作,为高三学子全心投入、冲刺高考增加了一道“安全阀”。高考当天,烈日当头,建设者们在考点外设置了防疫防暑服务台,为参考学子和等候家长提供现场服务,为广大学子鼓劲、加油。

秋季篇──“点亮一盏灯   照亮回家路”
“秋天的温暖是守护陪伴,是落叶与树的眷恋,是长椅上相互依偎的情侣”,秋季篇以“风吹起,街逛起,秋天的银杏好安逸”为主题,以“一树一椅一地银杏”为主构图,设置了长椅、路灯等半浮雕元素,同时融入了轨道建设者“点亮一盏灯,照亮回家路”的动人故事。
在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金石路站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收到附近居民“希望援助修理小区故障路灯”的请求。建设者们及时行动,回应群众需求,利用专业技能和业务时间,义务为周边街区居民检修故障路灯,把“烦心路”“忧心路”变成“暖心路”“爱心路”。

冬季篇──“蓝帽子叔叔  送归迷路幼童”
“冬天的温暖是悠闲等待,是等候新生的稳重,是午后老人悠闲的喝茶读书”,冬季篇以“盖碗茶,龙门阵,巴适的成都巴适的人”为主题,以“一树一桌一壶暖阳”为主构图,设置了桌椅、茶壶等半浮雕元素,同时融入了轨道建设者“蓝帽子叔叔,送归迷路幼童”的感人故事。
2020年的一天,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文翁石室站建设者们在工地围挡外发现一名迷路的幼童。建设者们一方面及时稳定孩子情绪;另一方面,发动力量多方寻找、联系孩子家长。最后,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帮助下,及时将孩子送回家长手中,把轨道建设者“蓝帽子叔叔”的爱心形象印在了孩子心中,传递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建有温度的地铁   温暖这座有爱的城市

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一举突破5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超过60%,轨道交通将更加深刻地改变城市格局、融入市民生活。
成都轨道交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此次“轨道交通”街区主题文化墙,就是以手绘形式体现成都轨道集团15年来践行“乘客优先 安全第一 质量至上 确保工期 节约成本”和“秉持真诚,服务大众”理念,展现“轨道四季”和“轨道故事”,再现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展现轨道交通联通城市、服务市民的“轨道温度”和“轨道情怀”,也为外地游客走进老成都、新天府打开了一道崭新的“轨道窗口”。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