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高职专项扩招3-4万人 10月下旬开启报名

2020-10-09 15:1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2020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0年我省执行高职(专科)计划为33万人,按照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的110%左右,结合“八类群体”学历和技能提升需求,以及学校办学条件容量和申报情况,我省将再下达3-4万高职扩招专项计划。

据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澜涛介绍,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扩招任务,根据招生工作特点和生源实际情况,今年的扩招工作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高职单招,重点是采取措施扩容扩面的方式推进。今年,我省改革完善了高职单招政策,扩大了单招范围、计划规模和面向中职生计划比例,实施单招学校从2019年的59所扩大到90所,13所本科高校首次开展单招考试;面向中职招生计划占比超过57%,中职毕业生报考录取率达到75%。

第二步是普通高考,重点针对中职生源进一步挖潜。

第三步是面向社会人员进行扩招,重点抓好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以及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在岗群体人员(以下简称“八类群体”)的扩招专项工作。

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应符合我省2020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以及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在岗群体。

招生学校

‌招生任务由省内符合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承担。根据国家下达高职扩招任务和我省实际,结合各校办学容量和在校学生规模合理安排下达扩招计划,并向优质高校倾斜。各高校依托本校骨干优势专业相关资源,自主确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前景好的专业作为今年扩招招生专业。

招生计划分四类单列,第一类是在岗基层幼儿教师,第二类是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第三类是退役军人,第四类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以及企业员工和在岗基层农技人员。

具体招生高校和分专业招生计划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

报名方式

‌考生应先在网上报名,再到户籍所在地(外省户籍人员在务工地)县(市、区)招考办进行现场确认。报名工作将于2020年10月下旬统一进行。学前教育(幼儿教育)专业仅面向在岗基层幼儿教师,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等医学类国家控制的专业仅面向在岗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退役军人只能填报面向本类别的招生高校和专业;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只能填报面向本类别的招生高校和专业。

考试录取

考试录取工作在省招考委领导下,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各高校按照我省相关规定和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组织进行。

对于在岗基层幼儿教师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由高校按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方式组织进行,对于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由高校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对于符合条件的考生,免予文化素质考试,由各高校组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对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生,报考相关专业免予职业技能测试。

鼓励高校通过联合考试或成绩互认等方式,减轻考生考试负担。高校根据考试成绩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省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已被录取人员,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暂时不能按期入学的按照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可以向学校申请保留入学资格,时限按照学校规定执行。

学习方式

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可实行弹性学制。各高校在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的同时,严格保障集中教学学时,对不同群体生源可单独编班。针对不同生源的从业经历、技术技能基础和学习需求,创新实习管理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

资助政策

已被录取并注册的学生,在校期间享有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学生同等待遇。按照规定享受相关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资助政策。

其中,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且通过本次高职扩招考入高等学校并到校报到入学的退役军人享受学费减免资助,学费减免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超出部分由学生自行负担。退役一年以内的高职扩招退役军人,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2010]42号文件落实有关政策。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