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全市运送旅客人数创疫情后新高,多项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未发生旅客滞留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便捷、安全、温馨出行,宜居宜业宜游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效果逐步显现。
假日期间,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共运送旅客7059.23万人次(含民航、铁路、道路客运、公交、地铁等出行方式),受疫情影响同比减少9.59%,但旅客出行总数达到疫情后的最高峰值,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自驾出行成为优选方式。自驾出行增幅明显,我市境内高速入口车流量为322.18万辆次,同比增长15.86%;出口车流量为386.71万辆次,同比增长14.19%;日均车流量88.61万辆次,同比增长14.95%;与交通运输部10月8日发布的公路流量同比下降4.69%相比,我市公路流量有较大增幅。二是民航铁路客流持续增加。据携程大数据显示,节假日期间国内前10条最热航线中,成都共占据5条。航空、铁路行业客流量共612.21万人次,日均客流量76.53万人次,环比9月日均客流量增长44.18%。三是道路运输客流回升有力。节假日期间,公众返乡探亲、旅游出行需求较为旺盛,道路客运量与节前相比增幅较大,我市道路运输客流总量266.37万人次,日均客流量33.3万人次,环比9月日均客流量增长107.57%。四是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正常。地铁、公交、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总客流达到6180.6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772.58万人次,同比下降9.23%。
为应对假日客流增加压力,市交通运输局常态抓好疫情防控,严防疫情在假日期间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一是指导各区(市)县交通运输部门和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落实防疫要求,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严格执行最新版《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要求,落实旅客体温检测、交通场所和交通工具通风消毒、司乘人员口罩防护“三个100%”措施,并开展防疫宣传工作。节日期间,我市共对878.58万旅客进行了进站体温检测。三是加强交通客运场站疫情监管工作。在铁路车站、机场、汽车客运站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规定,坚持乘客信息登记制度,确保乘客行程可追溯。严格落实佩戴口罩乘车制度和健康码制度,在交通场站、运输企业准备医用口罩并按需向乘客提供,向乘客提供健康码查询等服务,督促交通客运场站和运输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记者 田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