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当天,德阳市人民医院开展了世界卒中日大型义诊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脑卒中早期预防。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两大类。
今年世界卒中日的宣传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口号是“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义诊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采取悬挂条幅、放置展板、发放资料、义诊咨询、开设讲堂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
“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淳介绍说,我们通过义诊宣传活动,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卒中,知道怎么预防卒中,减少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其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首先多参加有氧运动,另外平时膳食要合理,还有就是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控制,都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王淳告诉记者。
那么,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据王淳介绍,“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要在第一时间送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每12秒钟就有1位中风新发患者,每21秒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而能够幸存的脑中风患者中50%-70%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专家提醒,脑卒中常常表现为突发事件,要及时快速识别脑卒中的发生,时刻不忘“120口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