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江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62.2亿元、增长16.52%,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11月5日,内江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内江文旅发展成果,安排部署了下一步发展方向。
过去一年,内江实施重点文旅项目36个、完成投资22.9亿元,张大千博物馆等建成开馆,万达内江文旅城签约落地并开工建设。川南大草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获评四川省“金熊猫”先进集体,内江市文旅局被评为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织工作先进集体,乐贤半岛旅游区、威远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隆昌市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范长江文旅特色小镇等入选全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月是故乡明》等展现内江元素的电视剧相继播出。
活动现场,内江为内江大千园旅游区、东兴区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内江市文化旅游特色村等2016年以来创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新创建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授牌和表彰。
除了会场,在成果展区上,甜城甘蔗、资中小龙虾、张大千文创产品一一展出,来自内江五个县市区的300多件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最为“吸睛”。
最具内江特色的就是张大千的文创产品,在现场,重点展出了张大千艺术鼠标、移动电源、名片、冰箱贴、保温杯等。观观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移动电源以白色和蓝色为底,上面印有《峒关蒲雪图》的局部景物,将原作的精华集于日常之物中,随手可及之处,别有意趣。
而作为内江市唯一的全国非遗项目──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的文创产品也来到了以现场,负责人介绍,真正的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有五大流程:头部、身架与手雕刻、手节和脚肢、命杆、木偶服饰制作,制作一个成品,则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十分可贵。
“我们要始终坚持‘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深度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合力打造成渝特色文化旅游交通廊道、巴蜀古道文化旅游线路、沱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带‘一廊、一线、一 带’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忠介绍,“还要聚焦聚力‘短途旅游、周末经济、夜间经济’,优化完善和推出‘大千故里古牌坊、骑马踩水游内江’等精品线,着力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记者 高慧玲 童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