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深入挖掘巴蜀文化内涵、彰显巴蜀文化魅力,2020年11月13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与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巴风蜀韵”──巴蜀文史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在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四川福宝美术馆隆重开幕,展期8天。
众多重磅嘉宾出席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莅临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代永波受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文同志委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杜和平宣布展览开幕。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光志,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协原副主席、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尼玛泽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陈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蔡竞,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李长明代表主办单位分别致辞。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何天谷主持开幕式。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参展作者代表胡真来发言。
出席开幕式和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社科院、省作协、省社科联、省美协、省书协、省诗词协会、成都市文史研究馆、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市成华区、乐山市沐川县、四川美术出版社,以及艺术展协办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四川省福宝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同志。著名书画家、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专职书法家、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洪厚甜,四川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原主任吴显奎,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杨媦,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参事室副主任、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王顺洋,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一处副处长王斌,部分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会员,部分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馆员,四川省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巴风蜀韵”──巴蜀文史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集》首发揭幕
为全面展示和记录艺术展成果,《“巴风蜀韵”──巴蜀文史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集》已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陈光志,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钟家霖,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龙章等在艺术展开幕式上为《作品集》首发揭幕。
成渝首次联袂举办“巴蜀文史翰墨”诗书画印艺术展
“巴蜀文史翰墨”诗书画印艺术展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艺术展着力展现四川精神、四川风貌,搭建起高水准诗书画印艺术创作交流平台、创作和成果展示平台、宣传普及中华传统诗书画艺术知识平台,已成为四川省富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品牌。今年1月,党中央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和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闻令而动,经多次磋商,双方于盛夏七月在成都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史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决定联袂举办艺术展。
川渝两地146位艺术家作品献展
本届艺术展以“巴风蜀韵”为主题,共展出川渝两地146位文史馆员、艺术家和文化学者的177幅(件)书、画、印、绣作品和143首近体诗词。这些作品将现实与浪漫相结合,情感炙热,直扣人心,风格多样,意趣横生:有用水墨丹青描绘奇险幽秘、迤逦壮阔的巴山蜀水者;有刻画灿若星汉、芳馨远闻的川渝名贤者;有用彤管铁笔书写巴蜀记忆、倾吐心路心曲者。通过这些作品,两地艺术家、文化学者用心力、眼力与笔力放声歌吟大时代,纵情彰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墨重彩而又酣畅淋漓地传递出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神奇巴蜀、美丽中国的款款真情。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参展的作品中,不仅品类丰富,同时内容也更具有时代性。众多围绕“抗疫”、“纪念抗震救灾英雄”、“成渝共建”的作品涌现。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昌贵创作了一副抗疫女护士的油画肖像图,这名女护士正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周洁。张昌贵说,这副画创作了长达半个多月时间,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反映时代的特征,致敬抗疫英雄。
据了解,13日下午,“川渝文化共建共享”学术研讨会还将在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会议厅举行,蔡竞、谭继和、湛明明、谢元鲁等10位四川、重庆专家学者将围绕阐释和传承发展巴蜀文化、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研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