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玩不够!全国主流媒体重看双流“旅游面”

2020-11-18 11:5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第四位机场的所在地,双流迎来送往了无数国内外的游客。但其实,这里也蕴藏着丰富的美景,让你“一次玩不够”!从古风古韵的千年古镇黄龙溪,到花团锦簇中看见飞机频繁起降的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成都市双流区的文旅地标总是频频刷爆朋友圈,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市民和游客前往“打卡”。前往双流的游客“流量”,3年间,迅速从从2017年1061.4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接待游客1609.4万人次。

今年9月,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名单公布,双流区榜上有名。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以来,双流的文旅产业和城市形态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这座城市到底有多美?11月17日,“全国主流媒体双流行”大型采访活动启幕,30余名来自全国各大媒体的记者走进双流,深入海滨城、成都芯谷展示中心、黄龙溪欢乐田园、黄龙溪古镇等点位,实地探寻和发现这座城市的美。

第一站:破了世界纪录的海洋馆

数米长的巨大鲸鲨、各色梦幻的水母、憨态可掬的企鹅……虽然处于内陆地区,但在成都依然可以欣赏到种类众多的海洋生物。可潜水,可滑雪,可以在周末和孩子们来一场海洋生物科普之旅,在双流成都蛟龙港双流园区,就有一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滨城。‌

记者了解到,浩海立方海洋馆拥有两项创世界纪录的海洋观景窗,拥有多个特色展馆,游客可以欣赏到33000余只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除了观赏海洋生物,这里还可以享受潜水、乘坐半潜艇、露营海底隧道、参加科普课堂等多姿多彩的互动体验项目,与大海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第二站:聚焦双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高科技展示中心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省的万亿产业之一。近年来,成都市双流区将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拓展和完善双流电子信息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途径。作为成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都芯谷”按照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狠抓项目招商和落地。

据了解,成都芯谷聚焦“芯网核航”四大细分领域,着力打造国家融合创新转化枢纽、融合发展标杆和品质城市典范,引进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瓴盛科技等产业化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689.1亿元。目前,成都芯谷现有在建产业化项目7个(芯谷载体的加速器、展示中心和国际创新中心、澜至、中电九天、九芯微、华微、宏电、网安)、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4个(电科、千嘉、派斯、康达)、2021年计划新开工项目2个(芯谷载体国际总部中心、云竞),年底将建成50.5万m2载体空间,持续提升产业承载力。

第三站:藏在古镇旁的田园“土耳其”

绿荫盎然的草地上,五彩斑斓热气球带你一秒穿越到浪漫又唯美的土耳其。来到黄龙溪古镇的欢乐田园,市民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川蜀田园生活的独特浪漫,还能教小朋友学会农作物的相关知识。作为国内首个集田园休闲度假、田园观光旅游、田园户外运动、田园科普教育等主题于一体的中国超级田园景区,欢乐田园自2019年开园后,就受到市民游客的热烈欢迎。

项目负责人表示,园区现有彩林树屋、蜂巢酒店、帐篷酒店3种特色的乡村民宿,花卉餐厅、稻子餐厅、牧歌餐厅等多个主题特色餐饮区。未来,园区还将继续丰富园区业态和产品,并配合季节节点配套推出“春日踏青节”、“田园丰收节”等多个品牌活动,为游客带来更多元的感官体验及游览乐趣。

第四站: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千年古镇

“轻岚疏雨小风斜,短棹石桥挽浪花。”对老成都人来说,黄龙溪古镇绝不陌生。小桥流水,景色清幽,在炎炎夏日,成都市民会选择驱车前往黄龙溪古镇,在河道中打水仗,成为避暑的绝佳景点。

古巷深深,石板街纵横交错,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这些舒适的古镇气息,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往旅游观光,近年来,黄龙溪年旅客接待量均达600万人次以上,成为最受游客青睐的休闲旅游圣地。不仅如此,电影《芙蓉镇》、《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电视剧《朱德的童年》、《海灯法师》等上百部影视片在黄龙溪选景拍摄,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

旅游繁盛的背后,离不开产业规划。近年来,黄龙溪镇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求,立足古镇文化,从风貌提升、业态重构、文化复兴、管理升级四大体系对古镇进行升级焕新。以“千年水码头天府慢生活”为脉,华侨城倾力打造“十里八湾·黄龙溪”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构建山水相依、人景相生、产居相融、文旅相合的特色文旅小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