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18日,新冠疫情防控有关重大问题研讨会在四川省社科联召开。
会上,省社科联副主席、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四川省社科院院长向宝云、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洪树、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正东、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智勇、四川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张洪松、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篱等7位专家分别就各自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课题”和“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分别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和效能优势、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讲好中国故事、提高领导干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重大公共应急事件中社会组织参与风险应对的机制,以及后疫情时代如何加强我省分级诊疗治理能力建设、如何推进我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如何加强四川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享和交流。
据了解,今年5月,全国社科办公布的74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中,我省有4个项目获的立项(我省学者踊跃申报,共提交了162项申报资料)。今年6月,省社科规划办在240多份申报资料中立项了30个“2020年四川省社科规划四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据四川省社科联主席杨泉明介绍,具体的研究上,国家应急管理、新冠疫情防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工程、卫生防疫技术、社区治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需要将统计学、情报学等学科的多种科研工具运用到数据挖掘、资料提取、样本采集、案例分析等各个环节。
杨泉明表示,新冠疫情防控的相关课题,广大人民群众、各级党委政府正在等待和期盼这些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时间紧迫感,要求课题负责人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理论高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的科研成果。“课题负责同志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研导向,坚持开放合作、跨学科多领域集成科研的理念,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带领团队联合攻关,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题研究上来,不断总结出新理论、开辟出新领域、探索出新路径,实现科研的高水平开展。”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