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德阳申请专利近3万件

2020-11-20 11:4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德阳市在推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中,有效运用“四步一体”工作模式,“十三五”期间,申请专利2977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805件,授权专利14644件,授权发明专利1640件,有效发明专利208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2.52件增加到2019年的5.88件;有效注册商标26385件,年均增长25%,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植物新品种18件,非物质文化遗产96项。

德阳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的有效支撑,2019年,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31家,获得中国专利奖13项、获得四川省专利奖15项;建成以东汽、东电、川油宏发、汉洲电气为重点的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4个,高价值专利组合9个;拥有旌阳、罗江、广汉、绵竹、中江等5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

该市知识产权工作紧紧围绕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针对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创新“银行贷款+保险保证+风险补偿”的专利质押模式和“协商估值、坏账分担”的商标质押贷款模式,7家银行对德阳境内7家工业园区专利质押融资授信22亿元,累计为120户民营企业、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亿元,为企业等主体贴息、贴费4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发展瓶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 该市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作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手段,有效帮助企业共渡难关,被国务院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成为知识产权创新改革的典型。

德阳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面发展,新增实施专利项目2187项,新增产值670.94亿元,新增利税78.17亿元,创汇20.55亿美元。该市以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市为立足点,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有效建立了统筹有力、紧密协作的示范城市建设推动机制。

陈晓霞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