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县特果唐卡传习基地学生逾200人 特果画师荣获非遗传承人

2017-03-18 22:14:49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8日,四川发布记者从阿坝县特果唐卡传习基地获悉,目前,该基地学习唐卡绘画的学生已超过200人,基地画师特果先生也已被评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该基地于2013年完成的《东巴》作品,还获得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嘎玛博秀杯”比赛二等奖。

阿坝县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扎西拉姆告诉记者,阿坝县古.拉唐卡绘画起源于公元300多年前,由该县洛尔达乡洛尔达村卓格寺僧人古·班智达·秋央多吉创建,特果画师系第七代传承人。古·班智达·秋央多吉画师自幼开始学习绘画,善于总结和提高绘画技艺,终经十余年学习和实践,独立进行唐卡创作善于研习宗教和绘制两个学科,在他的唐卡创作中,学习交流是常态,他游历、继承和更新原有艺术特色,努力吸收印度、尼泊尔和中原等地艺术精华,不断创新绘画技艺。

1983年,特果画师拜当地著名画师让.巴塔(第六代传承人)为师,潜心学习黑陶、雕刻、唐卡绘画技艺,1993年出师。

2013年4月,特果画师为弘扬民族传统技艺,在阿坝镇成立了小规模唐卡教学传习所共有学生39名,为仰慕前来学习阿坝古·拉画派提供了免费学习的平台。

2016年6月,特果画师被公布为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该基地学生已超过200人,分为初、中、高等多个培训班级。

扎西拉姆介绍,近几年,在特果画师的亲自编撰下,已经出版了内部绘画教材《西藏龙绘画》,古·拉唐卡画作品集,并完成整理了教学版《古·拉唐卡绘画》等书。

2007年,特果画师完成的作品《金刚萨垛》收藏于广州博物馆,2013年完成的《东巴》作品,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嘎玛博秀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其他四个作品荣获优秀奖。

2015年,特果唐卡艺术传习基地还代表阿坝州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特戈画师的作品《释迦牟尼佛》荣获非遗节名家作品邀请展二等奖。

四川发布客户端实习记者 于谭阳

想获取更多政务新闻及服务资讯,请下载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政务客户端——四川发布。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