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马拉松候选赛事的2020成都马拉松,将在11月29日开跑。同一天,2020上海马拉松也将鸣枪开跑。上海马拉松历史超过20年;成都马拉松属于后起之秀,仅举办两年就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君跑长江头,我跑长江尾”。将去跑上海马拉松的成都跑者,以及来参加成都马拉松的上海跑者,在他们眼中,沪蓉两地有着怎样的“互融”?
来“成马”,感受一下大美成都
所谓“跑一场马,识一座城”。上海跑者汪洋(化名)对“成马”可谓期待已久。“去年就报名了,可惜没中签,今年幸运中了,准备也很充分,肯定要好好感受一下。”在汪洋眼中,虽然之前也多次来成都旅游过,但通过跑马,以及赛道的设置,可以体味成都的不同维度。他特别提道,成都马拉松是由国际A级丈量员丈量赛道的城市马拉松,赛道专业水准高。赛道设置从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发,途经杜甫草堂、青羊宫、宽窄巷子等城市地标,“用自己的脚步跑过,感受必然不同。”
2020成都马拉松的完赛奖牌是一只超级可爱的大熊猫怀里抱着成都这座城市,这枚“熊猫抱成都”的奖牌也成为很多跑者追逐成都马拉松的动力。上海跑者蒋婕(化名)来成都“跑马”的一大动力,就是设计精巧的完赛奖牌。“我拿到的完赛奖牌也不少了,还去国外跑过马,我觉得这次成都马拉松的完赛奖牌有特色,设计感十足。除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把成都这座城市的特色建筑也包含其中,很有收藏价值。”她说。
对于70岁的上海跑者刘习全而言,参加此次2020成都马拉松,意味着自己又将拿下一项新的“运动成就”。身体硬朗的他,不久前才参加完无锡马拉松,“2020成都马拉松将是我第六个‘全马’,现在状态正好。”他说。刘习全对赛事组委会的贴心印象深刻。去年就曾报名参加,可惜因家中有事未能成行,但通过联系后组委会还是将赛事包给他邮寄到了上海,“这次来跑也是弥补去年的遗憾。”成都对刘习全来说并不陌生,他还曾和同伴一起,从成都出发,骑自行车走318国道到拉萨,“一路风景太美了,也在成都认识了很多骑友,交流了很多心得。”安全,是这次“成马”的重中之重。几位上海跑者十分理解和配合防疫检测,“组委会要求参赛者提供七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这些我都准备好了。”刘习全说,近期他已经做过三次核酸检测。
去“上马”,来一次跨城联谊
“这次我们几个成都跑友一起去跑‘上马’,期待与上海本地跑团进行交流。”成都小伙陈冠宇说,“成马”和“上马”各有特色,成都的赛道平缓,而上海的赛道在后段有桥有起伏,也算是一个挑战。除了跑马,陈冠宇还盘算着和当地跑友的切磋交流。“之前和一些跑马认识的朋友也有交流,到了上海,大家见见面,可以增进感情。”他说。
杭州人刘学宾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居住在成都,这次他和同学朋友相约,共赴“上马”之约。“‘成马’‘上马’都跑过,这次‘上马’先启动报名,就和同学朋友说好一起报了名。”
刘学宾他说,在跑马之余,大家见见面,也算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只用了两年,成都马拉松就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赛事组织和执行,在国内外来说,都是可以的。”
作为参加过国内外多项马拉松赛事的资深跑者,刘学宾也给成都马拉松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期待“成马”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对于刘学兵来说,他也有打算将在上海、杭州的跑友邀请到成都来,参与更多的赛事,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此外,未来几年成都还要举办多项重大国际赛事──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世乒赛、2023年男足亚洲杯、2025年世运会,它们将为成都带来更多关注,也为成都马拉松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各地跑友在成都相聚的同时,也为城市的交流互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可能。(记者 黄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