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江筱辉:当好警队“千里眼”和“顺风耳”

2020-12-01 19:15:00   四川发布

【开栏语】

时代需要崇高的精神支撑,时代需要先进的榜样引领。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决策部署,在省公安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助力复工复产、投身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涌现出一批批舍生忘死、忠诚为民、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公安民(辅)警和集体。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诠释朴实无华的公安职业精神和担当。为进一步凝聚警心,激发战斗力,四川公安特别推出“向人民报告”系列宣传先进事迹展播,让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引导四川公安深入贯彻落实“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定纯洁,让党放心,甘于奉献,能拼善赢,为履行好新时代公安使命而接续奋斗。

个人简介:男,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乐山市公安局科技与信息通信科科长。先后被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四川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首届四川省十大最美人民警察”“四川好人”,记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他是信息化建设“拓荒牛”,由他主导研发的“L系统”获省公安技术革新一等奖。他是情报战线“智多星”,在基层主导研发“公安B”系统和“公安G”技战法,入选公安部情报专业人才库。他是警队“保尔•柯察金”,身患直肠癌却勇担使命、勇战病魔,被评为“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从“普通民警”到公安部“情报人才”,他的每一步华丽转身,彰显的都是基层公安“核心战斗力”的提升,践行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02年6月,江筱辉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夹江县公安局一个偏僻的农村派出所。年轻的江筱辉满怀激情的对待警队的每一项工作,然而“办案跑瘸腿,寻人磨破嘴,台账手写软,信息脑记满”的工作现状,让他“看不下去”。“沿海地区都在搞信息化作战了,我一定要自学信息化为战友减负”。短短十余天时间,他便将纸质报表“升级”为电子报表,兄弟派出所纷纷“借用”。随着电脑网络知识的丰富,江筱辉很快把信息化与派出所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率先启用社区民警电子警务台账并在全局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本人也逐渐成为乐山市公安局信息化“小能手”。

2007年,江筱辉先后被派往省公安厅、安徽马鞍山市跟班学习,大量的新科技、新手段和先进经验,让他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也坚定了他走公安信息化的决心。随着不断的实践磨练,江筱辉在业务技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长为公安信息化方面的专家。他主导研发了“公安B”“公安G”系统,获得了省公安厅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他探索出“Z技战法”,获全省十大优秀技战法之一,并在全省推广。2014年,江筱辉被公安部纳入全国公安Q库。

一切信息化建设,都必须服务于实战应用,服务于群众。2017年,江筱辉到乐山市公安局工作以后,大胆提出搭建乐山公安R大数据平台,此类工作在乐山尚属首次,上网查、翻书看,外出学,江筱辉一边摸索,一边研究,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平台终于顺利完成,一上线就显示了巨大威力,2017年12月,乐山市中区绿心公园发生一起夜跑女性被杀案,R系统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侦破案件。2018年以来,乐山市公安机关仅利用R系统破获各类案件1000余起,抓获逃犯40人,帮助群众找回走失人员450人。

2019年,他积极推动移动警务、感知源建设,牵头研发“乐山L”大数据实战系统,大打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全面提升了乐山公安“打、防、管、控、建”成效,在侦破“5.21特大网络诈骗案”中显示了巨大的远程支持能力,为远在外省作战的一线民警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解锁了基层公安民警的核心战斗力,推动乐山公安警务运行模式变革,“L系统”荣获全省基层技术革新一等奖。近年来,江筱辉利用专业特长,参与侦破各类刑事案件1500多起,为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

“我们做信息工作的民警,就是公安的眼睛和耳朵,为侦察破案和服务群众提供技术支撑。”长期高负荷的工作,透支着江筱辉的身体。2010年8月,江筱辉被医院检查出直肠癌。病床上的他没有停下来,研读起大数据应用、公安信息化等书籍,撰写了“破解公安基层信息化应用六大难题”等文章。手术后仅仅1个多月,尚在化疗期间他就销假归队,继续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

熬过一个又一个“白加黑”,挺过一个又一个“五加二”……许多人劝江筱辉,“行了,别拼了!”但他总是淡淡说着:“自从穿上警服,投身警营,那句誓言、那份信念就印在我的脑子里。看到城市万家灯火的平安、宁静,就是一种踏实,一种心的安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