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周末带着家人在元通古镇游玩的成都市民王先生,突遇工作上的事情急需电脑,着急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元通镇文化街1号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门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先生解了燃眉之急。
这座挂牌元通镇景区党委服务中心的院子,不仅是服务游客和开展古镇管理工作的场地,也是当地开展党建活动的平台。“将阵地搬到景区一线,贴近地气。”成为大家工作一段时间后的“共识”。
在省社科院从事社会治理研究的专家刘伟看来,景区党委服务中心不仅是元通镇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经典之作,也是成都乡镇一级探索治理模式的新路径。
坚持“1522”思路引领下的基层实践
每到周末,元通古镇景区党委服务中心便热闹了起来。一楼“清溪馆”和二楼“先锋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清溪馆”有来自清溪村的50多个优质兰花、盆栽品种展示;“先锋书屋”占地35㎡,藏书4000余册,提供成都市图书馆线上借阅和线下阅读服务,已经成为当地开展阅读交流、讲座、文化活动场地和志愿服务活动场所。
记者在元通镇走访时了解到,景区党委服务中心建设上,当地镇党委打破传统党群服务阵地形式,利用景区党委地理位置优势,在中心叠加了景区管理、志愿服务、特色展示、休闲阅读、文明实践、交流会商等多重功能,各功能区全部对外开放,将建成景区新型党群服务综合体。
在这背后,是元通镇党委“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五大工程,建好两区两带”(即“1522”)发展思路的写实。
元通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所谓的“1522”发展思路,则是以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实施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培育、农村基层治理攻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大产业项目配套服务“五大工程”,建好天府水乡康养旅游度假区、花果山山地医养旅游度假区,聚力打造沙沟河流域天府林盘民俗体验带、桤木河流域田园牧歌文化传承带。
探索治理模式打造党建品牌“排头兵”
走进当地的安置校区天秀花园,记者被里面的场景大吃一惊,网球场、足球场等健身设备和场所一应俱全,环境干净清洁成都不亚于任何有物业服务的城市小区。“这两年小区治理的越来越好,生活在里面感觉越来越巴适!”住在小区6号楼一单元的王阿婆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人居环境整治都是基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一道难题。元通镇党委以2016年建成的安置小区天秀花园为试点,通过建立党建引领、自治管理、多元治理、共建共享机制,以打造家园型、花园型、和谐型、人文型、服务型“五型”和谐社区为着力点,使小区呈现出形态优美、人文善美、关系和美、服务完美、生活甜美的“五美”特色。目前,小区已成立社区党支部,并应用“村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络站”治理模式,建立“小区议事会+组团议事会+楼栋单元长+小区代表”四级自治机制,组建“和美天秀调解队”、设置邻里互助岗,小区群众的治理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治理机制运行顺畅,治理成效显著。正在完善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将搭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为小区居民就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指导、文化活动等多元服务。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在乡村的实践,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元通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农村基层治理攻坚工程,在深化改革、服务保障、队伍建设和品牌塑造等方面集中发力。着力写好镇村体制机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理顺管理体系与职责条块,整合发展资源、强化服务保障,指导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个。进一步建强干部队伍,充实镇村后备干部人才库,挖掘培育新乡贤4名。自疫情防控期间起,即发动居家群众进行“三清三改”,做到防疫与生产两不误、初心与人心系一体。在“一核多元”治理模式影响下,季家林盘、天秀花园、桤源慢村、濮家湾林盘等4个示范点位已成为党建品牌“排头兵”。
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走出元通路径
元通镇位于“西控”战略核心腹地崇州市,得天独厚的古镇资源和文井江穿场镇而过的生态优势,让这里是成都平原的旅游热门打卡地和文旅产业项目投资者的青睐地。
近两年来,随着“熊猫古镇•理想新城”项目的落地和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当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到底走出一条什么样子的路,才符合成都市委对崇州的定位,又如何在“西控”战略大背景下实现有所作为?
为此,当地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思路的拓宽落地到基层便带来蝶变。位于元通镇公议社区1组的桤源慢村项目,作为小组集体项目,村民或筹资筹劳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其中,以“体验与康养”为核心,以田园、民居为落脚点,依托乌木、川茶等本土资源,构建“一核两轴五片区”产业空间结构,旨在打造“观游食居养”为一体的新川西田园林盘,建成山水相宜、人文地理相适的生态田园康养深度游憩目的地。
当前,元通镇正积极服务保障成都市文旅产业生态圈“熊猫古镇·理想新城”重大项目落地,积极支持“蓝城·德仁堂”等重大项目建设。聚力打造沙沟河流域特色乡村旅游和桤木河流域康养旅游示范线,重点发展养生养老、医养保健与研发、绿色有机农业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