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2020年1-10月,成都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108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03个,占95.4%,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无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8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标准,其中锦江成都出境黄龙溪国考断面近20年来首次实现年度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呢?
全流域智慧治水
坚持“大流域统筹规划、小流域单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总体思路,按照六水攻坚,六网统筹的要求,深入推动岷江、沱江流域水生态治理。
重点流域生态治理设施统一规划、系统治理
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深入推动“政府+平台公司”治理模式,对重点流域生态治理设施统一规划、系统治理,解决分段治理标准、时间不统一的问题,提升治理效果。
完善成德眉资同城化协同治理机制,联动推进跨界流域水生态治理与保护,逐步统一环境准入条件,强化区域环境应急协作,共同打击区域环境违法行为。
点排污单位用电数据实时监控
加快推进“数智碧水”信息化平台建设,结合智能化控制、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化领域的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管理支撑平台。
大力推进成都市数智环境电力数据应用,实现重点排污单位用电数据实时监控,助推环境精细化监管。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无人船探测等科技手段开展对流域入河排污口实施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实现一张图动态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能。
大数据监测平台全覆盖
全面构建水环境质量监测及污染源监测网络,同步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进展如何?
目前,我市水环境监测网已完成210个建设任务,其中国、省、市控水站141个,县级水站50个,市、县、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17个,应急饮用水预警自动监测站共2个;
初步完成辐射、噪声、固废监测网络建设,集成全市各级监测数据,实现监测数据纵向集中、横向贯通、全市联网。(记者 白洋 图据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