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成功举办 ——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2020-12-26 15:03:00   四川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大战略部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以文化与金融合作为抓手,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与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联合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于2020年12月24日成功举办“2020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本届峰会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各权威专家及行业领袖欢聚一堂,畅言文化金融产业未来的发展,为双循环背景下文化与金融合作促进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言献策。

图为峰会现场

峰会开幕式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海英主持。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东城区人民政府区长金晖,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代表主办方致辞。

图为赵海英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副书记、东城区人民政府区长金晖表示,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东城区坚持“崇文争先”理念,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借力北京“两区”建设和“五新”政策落地契机,把文化创新融合作为东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不断深化“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创建,初步形成“四个体系、两个创新”一体推进的、文化金融合作发展“东城模式”。

图为金晖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讲席教授、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廖理表示,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开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振兴、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及文化供给端创新将进一步开拓国内消费群体的需求,拓宽消费者的渠道,构建文化产业的内循环格局。

图为廖理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是机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融共生。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对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为马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朱兆文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本次峰会聚集文化领域和金融领域的智慧谋发展,聚焦文化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促发展。这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北京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

图为朱兆文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表示,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务实举措,是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和“两区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统筹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核,大力支持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金融为翼,为文化企业发展创造更多便利条件;以科技创新赋能,助推北京模式不断升级;以风险管控护航,积极稳妥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

图为杜飞进

开幕式后,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文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赵岑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报告(2020)》,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海东发布了《2020年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工作报告》,分别从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的阶段变化以及东城区文化旅游合作的创新实践角度进行分析,展现了文化、旅游和金融融合探索出的完善的体系化新模式。开幕式还进行了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风险补偿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图为赵岑发布报告

图为赵海东发布报告

图为签约仪式

开幕式后,赵岑主持了主旨演讲环节。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蔡鄂生,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姚力,北京金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文仲,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CEO寇勤,腾讯副总裁、腾讯北京总部总经理刘勇发表了演讲。

邵琪伟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有利因素依然很多,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图为邵琪伟

蔡鄂生表示,在推动文化和金融发展方面,可以用新的技术和现代的金融科技来解决底层问题。要加强系统性观念视野下的思维变革,特别要结合中国的特色文化,用新的元素让各民族、全世界共享。

图为蔡鄂生

姚力表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文化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未来,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紧紧围绕金融支持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一命题,与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一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图为姚力

范文仲表示,在“十四五”期间首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光明,“文化+金融+科技”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首都文化发展要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勇于开拓创新路径:一是要明确方向,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艺术的透明度;二是要加强文化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扩大传播方式和途径;三是要提升产业化水平。

图为范文仲

寇勤表示,近年来,在政府和相关方面共同努力下,东城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发挥了双轮驱动”的作用,下一步要更加突出“崇文争先”理念,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借助资本力量反哺文化

图为寇勤

刘勇表示,数字技术带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数字创意催生新消费模式,将进一步激活国内文化消费潜力;构建开放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为创新者赋能,为创业者助力。

图为刘勇

文化产业模式创新下的消费新场景

论坛主题一为“文化产业模式创新下的消费新场景”,北京上奇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EO夏莲主持本环节。

图为夏莲

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白凡表示,深化文旅与金融融合需要关注三方面:一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形势,充分利用好新发展格局创造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融合,发挥数字化建设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实现1+1>2的效果;三是用共荣的眼光看文旅,突出文化内容和特色,全力创造IP的新价值。

图为白凡

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表示,纵观国际上在文化创新和城市消费具备很多优秀成绩和卓越案例的城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通过城市更新去不断塑造城市特色,表达城市的文化活力,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要。

图为毛大庆

映美传媒创始人、CEO吴延表示,一味追求破圈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是如何更精准做到目标用户或目标产品圈层的触达。如果在整个圈层里能够达到最好的口碑并引爆的话,产业链条会做得非常有价值。

图为吴延

北京上奇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EO夏莲主持了圆桌讨论,诚美创投合伙人吴丽,完美世界副总裁、太和智库副理事长伊迪,北京快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倪超,合一资本创始合伙人许亮,掌阅科技副总裁、掌阅智能总经理潘庆伟,北京小鸡磕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CEO靳鑫参与了圆桌讨论。

图为主题论坛一

吴丽表示,很多企业通过文化认同的方式去快速的获得自己的精准用户,其实也降低了整个企业的获客成本,快速建立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文化认同。

图为吴丽

伊迪表示,未来是科技竞争的时代,包括5G、AI的发展,以及高清、AR、VR一系列技术发展都将被更多运用到文化产业,同时会创造很多新的消费场景和应用。

图为伊迪

倪超表示,在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方面“短视频+直播”这种模式打造了一种并存、互补、融合、创新的文化产业形态释放出了强大的发展新动力,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在新常态经济下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

图为倪超

许亮表示,文化和文化产品,本身就是讲故事,做的事情就是讲故事,它天然的就是流量入口,文化把它讲故事的能力跟消费领域塑造品牌的能力相结合,这必然是一个趋势。

图为许亮

潘庆伟表示,随着数字技术出现之后,创作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形成真正IP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传播速度加快会引发更大的变革但不管怎么变革,好的东西要维持。

图为潘庆伟

靳鑫表示,在迎合新的消费升级下,感性消费是现阶段很重要的,广大消费品需要工业化体系、品牌化体系、销售体系来对接,通过提供上述创意转化体系,把一个会讲故事的产品展现在公众面前。

图为靳鑫

金融助力新基建下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论坛主题二为“金融助力新基建下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李杰主持本环节。

图为李杰

中英电影基金主席、中英文创集团董事长李挺伟表示,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特别是当下双循环战略下的“需求侧改革”,通过加强内循环,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新兴文化消费。

图为李挺伟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李杰主持了圆桌讨论。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邵振兴,华文创投董事长姜山,智令互动(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侯亮,北京中科深智科技有限公司CEO成维忠,咸鱼游戏创始人、CEO卫东冬参与了圆桌讨论。

图为主题论坛二

王和表示,文创产品制作过程的数字化,使其未来有可能成为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制作、交易以及版权保护过程,可有效解决风险不可控问题,加快文化与金融的融合。

图为王和

邵振兴表示,当前很多商业模式融合了线上和线下,场景化变革正以超过想象的速度发生。越来越多的场景正在形成,很多场景改变传统线下的定义,迸发出完全区别于过去业态的新活力。

图为邵振兴

姜山表示,电竞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从赛事、俱乐部的商业化运行,还是相关的教育培训,能否像足球、篮球俱乐部一样走向体育职业化,能否有第一家以电竞为主题的俱乐部实现上市,我们都可以去期待。

图为姜山

侯亮表示,科技赋能使视频形态和功能产生一些微妙变化,视频可以传递更好的内容,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内容,可承载的内容需求越来越大。在智能化视频时代,视频已不再仅承载本身需求,而是承载更多内容。

图为侯亮

成维忠表示,在新形势下,对于虚拟的内容、虚拟的IP需求会很大。无论是虚拟场景还是虚拟人物,在未来交互当中占比会越来越多。在虚拟时代,文化IP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图为成维忠

卫东冬分享了对游戏行业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游戏行业都是现金流非常好的行业。游戏产业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其本身还是内容产业。

图为卫东冬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