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21日起,成都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的污染过程,12月26日傍晚开始出现小时重度污染。这一轮的重污染为何如此来势汹汹?空气质量何时才能好转?
扩散条件极差,全省区域连片污染加重
据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张远航院士介绍,从23日起,四川盆地气象条件持续转差,形成区域污染态势,共有13个城市出现污染。其中的川东北区域污染较重,达州24日夜间至25日出现重度至严重污染。同期,全国大部地区华北、汾渭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现污染连片态势。从12月26日开始,成都市及周边区域边界层下压至250m左右,垂直和水平扩散条件极差,全省区域连片污染加重传输影响,12月27日上午受大雾天气影响,成都市维持中度至重度污染。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张远航院士介绍道,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腹地,历年进入秋冬后,来自西南的暖湿气流在盆地内堆积,相对湿度较高,多云雾天,逆温层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导致大气层结多处于稳定状态,边界层高度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污染呈多发态势。极端静稳、高湿、低边界层条件,是本次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气象形势极端不利外,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前体物浓度高,二次转化速率较快也进一步造成污染。
本次污染过程预计将于12月29日结束
本轮污染过程合适才能结束?据了解,12月27日夜间,成都平原地区相对湿度将进一步增加,并处于弱风场,静稳天气维持,空气质量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预计强冷空气将于12月28日起影响我国大部分区域,受此影响,成都市28日以阴天为主,白天850hpa北风渗透,午后至傍晚风速增大,冷空气主体影响在夜间至29日凌晨,并伴随降温降水过程;预计29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次污染过程结束。
张远航表示,成都市需进一步加大对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移动源、社会生活源等污染源的管控力度,严格落实应急管控措施,压实责任,同时联合成都平原区域协同减排,减缓污染累积速率,尽最大努力降低污染峰值浓度。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