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解读《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记者在会上获悉,2020年,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目前已出台20余个政策文件、初步形成18项经验成果。
六方面,一起来回顾──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将在成渝地区规划建设。一些高校、院所、企业也积极探索,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成功发射。“蜀信链”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已授牌10个城市节点、6个行业节点,正在逐步形成全国影响力。
在数字治理方面。成都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探索取得积极进展,以数字营城理念构建了“11153”(一个“城市大脑”、一个数据资源中心、一套智能基础设施、五大智能化应用体系、三个支撑体系)的智慧城市建设顶层架构。“天府通办”四川政务服务品牌深入人心,已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亿件。农民工专属服务平台、社保卡惠民惠农、医保结算、文化旅游、网上政务等领域政务应用上线,推动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我省获批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在全省遴选确立数字经济类重点园区10个,天府新区、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乐山宝德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加快建设。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深入实施“万企上云”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超20万家企业实现上云。推动我省173家组织机构提出300余条具体举措支持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4个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和6个省级数字农业试点积极推进。“智游天府”平台上线运行,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
在开放合作方面。川渝联合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已经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川渝政务事项“跨省通办”、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成渝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德眉资“数字都市圈”也加快形成,居民身份证和社保卡遗失补办、纳税申报、居民就医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成德眉资同城通办。我们还积极深化与广西、云南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联合打造中国—东盟创新中心等对外区域创新中心,不断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
在创新生态营造方面。完善数据管理法规标准,沉淀、归集政务、信用、监管等有效数据超过20亿条,推动政府数据安全开放共享。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组织开展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投融资云路演活动、首届全球5G产业创新峰会、中国通信大会、区块链合作高端峰会等品牌活动,提升我省数字经济影响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