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会议室中,调研现场……这些可能是你对政协委员们开展协商讨论地点的设想。事实上,政协委员们开展工作的方式已经从多个方面产生了创新,院坝协商、广场协商、网络议程、远程协商等成为政协“新热词”。这是记者在1月27日举行的2021四川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向友国介绍,过去一年,省政协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切实加强了专门协商机构的建设,努力把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
主要有三大创新。
一是创新协商的平台。在试点的基础上,指导市县两级政协搭建“有事来协商”的平台。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广泛开展院坝协商、广场协商、社区协商、园区协商、校园协商等各具特色的协商活动,为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拓宽了渠道,也促进了市县政协聚焦协商这个主责主业,加强基础工作和人员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改善。
二是创新协商的方式。省政协针对疫情影响,积极探索远程协商和网络议政的新形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政协履职。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18次。去年3月份,省政协组织九三学社、科协、科技等界别部分委员开展移动视频协商,围绕“科技助力防疫”工作建言献策。比如,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立了协商主会场,视频连线了其他七所高校和企业、家长代表,深入了解实情,协商助解问题,把协商会议开到群众身边。
三是创新协商的机制。在强化制度集成和执行的基础上,聚焦提升协商的质效创新制度机制,制定和完善委员视察考察工作条例、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等10多项制度。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协商共同性事务作出机制性安排。特别要强化协商过程中的互动,通过这种机制和制度的健全完善和有效运行,保障协商质效不断提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