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四川将打造“十大”文化旅游品牌 你家乡被点名了吗?

2021-01-28 13:2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日前,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案(2021—2025年)》,持续打造“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金字招牌,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四川将聚焦巴蜀文化特色底蕴和文旅资源核心价值,将全省21个市(州)中的156个县(市、区)(区划面积共计43.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88.7%,文旅资源总量超过21.6万处、占全省88%,区域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91.8%)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高度整合提炼,通过深化品牌内涵、丰富产品供给、开拓精品路线、加快项目建设、大力营销推广等措施,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等“十大”文旅品牌。

《方案》提出,到2022年,基本构建起“4+4+2”的品牌体系,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遗址建成世界级文旅品牌,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蜀道建成国家级文旅品牌,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辨识度;大灌区、大草原建成区域特色文旅品牌,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方案》指出,要深化品牌内涵,并对“十大”文旅品牌形象塑造侧重点进行了明确。如,大九寨注重深化“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品牌形象,建成单一观光景区向全域旅游目的地转变的样板、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典范。大峨眉注重提升“佛国仙山、东坡故里、禅茶圣地”品牌形象,建成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高地、中华禅茶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文旅博览会议会展首选地。

在产品供给方面,《方案》指出,要突出系统谋划、鲜明主题特色,大力丰富“十大”文旅品牌产品供给。如,大熊猫品牌重点依托卧龙、碧峰峡、唐家河,发展生态文化体验、教育科普和休闲度假产品。大遗址品牌重点依托三星堆、罗家坝,发展古蜀和古巴文化体验、研学产品。

同时,《方案》明确,要开拓精品线路,构建“7+72+N”的“十大”文旅品牌精品线路体系。联合周边省(区、市)重点打造巴蜀文化之旅、大熊猫国家公园之旅、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之旅、中国大香格里拉之旅、竹海丹霞之旅、蜀道文化之旅、黄河探源文化之旅等7条国家级文旅精品线路。

联动推出大九寨世界遗产国际旅游线、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观光旅游线、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线、环亚丁原生态秘境观光旅游线、大贡嘎国际生态精品旅游环线、竹文化体验旅游线、水利文化研学体验旅游线、蜀道三国文化体验旅游线、古蜀文明寻踪旅游线、最美湿地草原落地自驾旅游线等72条精品主题线路。细分消费者市场群体,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群体,推出“N”条主题类、定制型的多日游、特色游精品线路。

《方案》还提出,要建设“十大”文旅品牌项目库,重点策划包装招引一批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的重大文旅项目,争取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用。

充分运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培育一批高品质大景区,力争每个品牌至少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曾家山、巴山云顶、中国死海等14个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福宝、观音湖等52个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蜀南竹海、泸沽湖等19个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赵化古镇、神仙池等31个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古冰山、莲宝叶则等14个旅游区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虎牙、彝海等20个旅游区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还要重点新建、提升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巴文化遗址博物馆等55个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0个考古遗址公园,四川省文化旅游中心等4个文艺展演剧场,眉山青神竹编体验基地等25个非遗传承体验基地。

完善“飞机+高铁+高速+景区道路”立体化综合旅游交通网络,推进城市交通站点与景区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可达性和便捷性。加强国道、省道、区域农村公路沿线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建设,打造一批旅游风景道、旅游公路,进一步扩大“慢游”旅游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

此外,《方案》强调,要通过实施全媒体营销、创作文艺精品、举办特色节事活动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推广“十大”文旅品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