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期间,四川税收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作为省政协委员,李杰此次又带来了哪些建议?1月29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当天,李杰接受了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嘉宾名片:四川省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局长 李杰
关注:减税降费
将聚焦“科技创新”“保障民生”等方面
“十三五”时期,四川五年来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3950亿元,2020年落实中央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出台的7批次28项税费优惠政策减免就达126亿元。这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生根,极大减轻了市场主体的税费负担、提振了发展信心、拉动了创业就业、助推了经济发展。
如何确保高质量推进“十四五”时期四川税收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李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中要抓好的一件大事,就是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关于下一步如何落实“减税降费”这一关乎无数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李杰表示,将聚焦“科技创新”和“保障民生”,针对我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的实际,进一步用活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等政策,全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在促进就业、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区域协调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发挥好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此外,“十四五”时期,四川税务部门还将坚持依法依规征税收费、深化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用好税收大数据优势,做强“经济景气度税电指数”等,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注:川渝“cp”
积极拓展川渝税收合作事项
过去一年,川渝两地税务部门签署了《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备忘录》,省、市、县税务机关三级联动,初步实现了纳税信用共享共用、纳税服务全域同质、纳税咨询一键直达。李杰介绍,税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1年将围绕政策执行标准化、税收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积极拓展川渝税收合作事项,推动川渝税收合作迈上更高水平。
具体而言,将统一规范环境保护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管理标准;共建税收灰名单制度,统一社保费征缴流程和征收方式,联合开展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关键行业区域税收经济分析,联合开展大企业服务和管理;上线川渝通办,确保主要涉税事项“跨省通办”;推广成渝地区税费跨省电子缴库,试点生活服务业扫码支付即时开票,探索“十一税合一”一表集成、一次填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等便利化服务措施等等。
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李杰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加大川渝之间、以及我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力度,打造川渝数据“共同体”。比如,四川、重庆两地居民办理房地产交易业务,就需要打通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多部门的数据,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跑”。
“建议省委省政府层面,进一步推动川渝地区税收政策执行标准化、税收征管一体化、办税服务便利化。”李杰还谈到,目前,四川、重庆很多税收政策和征管服务举措都有所差异,必须尽快统一政策执行口径、统一征管服务举措,以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持续的区域税收营商环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