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31日晚,在金牛宾馆,参加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接受了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开局起步之年和成势见效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各民主党派省委有何建议和工作考虑?
致公党专职副主委肖剑书介绍,围绕“科技创新”这一议题,此前,致公党四川省委与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为此已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联合举办了“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致公研讨会,收录30篇征文编印了《征文集》,形成了117条工作建议。
例如,细化明确建立成渝科技政策协同、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和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协同推进重庆科学城、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两江协同创新区、成渝科创走廊等创新载体建设;
建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以及规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方式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通过市场化交易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向国家申请在成渝地区试点及时进行留抵税款退税,允许高科技企业新购进机器设备一次性进入成本并取消500万最高限额,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比例等等。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对于促进区域内科技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方面,肖剑书谈到,要建立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探索通过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等方式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同时,成渝可共建西部科学城促进区域内人才流动和集聚。建立与西部科学城相适应的人才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共享制度、平台共享制度、人才推介平台等。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