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市生活垃圾工作现场推进会举行

2021-02-01 15:1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1日,《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为保障该条例顺利实施,加快推进以街道(镇)为单位成建制整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月29日,举行了全市生活垃圾工作现场推进会,成都市城管委、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的代表,以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等相关区(市)县城市管理部门分类办的代表参加会议,走进“5+1”中心城区,实地考察商务楼宇、商业综合体、物业管理居民小区、非物业管理居民小区4大类生活场景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模式,以及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点。

推进会明确指出目前需要抓紧时间弥补的短板──部分街道配套设施布局推进相对滞后。在推进会上,还通报了2020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106个“示范小区”和8个“示范社区”。不光是荣誉,示范小区、示范社区将获得专项经费支持,用于购置厨余垃圾收集车。

探索垃圾分类新做法

兴蓉西巷1号院居民用果蔬垃圾制作酵素

没有物管的老旧院落该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在兴蓉西巷1号院,记者看到,除了醒目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统一规划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这里的居民还组成了酵素制作小组。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将果蔬垃圾转化为院落培养绿植的肥料。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到:“制作出的酵素不仅实用,制作的过程又培养了居民生活垃圾减量意识,也宣传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目前,该院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知晓度为100%,参与度为98.44%,月平均厨余垃圾回收利用1148.17千克。”

商业综合体又该如何可持续的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位于武侯区大悦城地下停车场的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点,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该处理点采用破碎挤压、恒温好氧发酵降解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可达5吨。处理点由大悦城提供场地,武侯区综合执法局通过引入第三方企业投资负责建设和运营,街道和物业方组织餐饮商家按量购买服务的模式,共同解决商业综合体区域内的参与垃圾处理问题。该处置项目运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与各商户多次协商,结合商家厨余垃圾产量情况,最终确定采取分量分类计费方式,如火锅店、自助餐饮店等废量大且稳定的商户进行包月包干的模式;奶茶店果茶店等产废量低,且不稳定的商家,采取按量计费的模式。根据垃圾产量的不同,价格略有浮动,约为320—350元/吨。

时代8号地下停车场的垃圾分拣中心

锦江区时代8号写字楼地下,同样也有类似的生活垃圾处理点。时代8号两栋写字楼常驻办公人员约12000人,日产生活垃圾约4吨,然而在建设时并未规划独立垃圾房,生活垃圾长期以开放式状态堆放,导致停车场异味弥漫。2018年,时代8号物业管理公司自行投资建设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并配备分类收集容器。经过入住业户和楼层工作人员的分拣,楼层垃圾将被清运至垃圾分拣中心,由工作人员进行第三次分拣。通过垃圾压缩机进行就地压缩后转运,实现全流程无污染的垃圾处理。

推进会上就大家关注的“前分后混”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成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以街道为单位,成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在之前环卫公司以街道为单位收取生活垃圾的基础上,首先解决了收集量的问题。之后就是如何分类收集运输的问题。对此在立法层面,《条例》已经明确,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运输,禁止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混合收运;对违反规定混收混运的收集运输单位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除了处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都市要求在生活垃圾收运合同中专门注明分类收运的条款;之前已经签订但未包含该条款的,也要进行补充说明,确保分类收运不仅是口头传达,更有白纸黑字的凭证。“有了方法,有了惩罚,真正实施的第一步还是要配齐工具,例如分类运输车辆。”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再次强调,开展生活垃圾一定要打牢基础,后期才不会流于形式,产生真正作用,下一步将抓好《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实施带來的重大机遇,以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完善分类设施体系,以精细管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程分类和便民利民,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和运行机制,提高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参与率,努力推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新突破。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赵海林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