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以前,退役军人服务事项零散杂乱,信息数据闭塞隔绝,服务对象多头跑路,我们自身不满意,服务对象体验也不佳,这些痛点难点制约着整个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质效的提升。今年以来,我们以承接全省“一体化”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退役军人事务领域‘一窗联办、一站通办、一次办好’改革,创新探索‘打包一件事、构筑一张网、最多跑一次’的退役军人‘一体化’服务,推进形成全要素覆盖、全链条集成、多业务协同的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武侯模式’。”昨日,成都市武侯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包一件事”
为退役军人整理清单当好“专属管家”
武侯区作为“一体化”服务的试点单位,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精神,围绕退役军人技能提升、就业创业、优待帮扶、困难诉求等全要素全过程,梳理摸排办事事项、政策、职责、流程、环节和材料,打包形成“一件事”需求清单。过去,单位内部职能不同,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了解也不同,常常是服务对象来一次,部门掌握一次,内部信息也未整合,工作很被动。自启动“一体化”服务试点后,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一贯到底的优势,全面开展大走访,深入掌握广大服务对象生活状况、收入水平、家庭成员、个人诉求、当前困难等方方面面情况,并结合社保接续、移交安置、来信来访等业务办理平台掌握的办理数据,全面梳理9大类近80余个具体事项,形成覆盖全域、标准统一的“一件事”事项清单。结合武侯区退役军人信息系统建设,将“一件事”清单导入基本信息数据库,通过多部门互联、数据共享、集成服务等方式,实现“服务清单化、清单流程化、流程规范化”,真正变“服务对象找我”为“我找服务对象”,极大提高了服务保障的精准性。
“构筑一张网”
让服务保障“直通车”快速精准到达
今年,武侯区将在推进“一体化”服务过程中,按照政务服务现代化思维,加快“武侯区退役军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采用“平台+应用”建设策略,依托信息化技术,着力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11个街道服务站、71个社区服务站标准全统一、数据全共享的服务网络,构建“一网通办”办事平台,为全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人员提供建档立卡、数字网格管理、党建管理、信访管理、事件处理、指挥调度、考核考评等信息化支撑,实现对每一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的实时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支撑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人员与网格员的实时通讯、工作对接及指挥联动。
武侯区在推进“武侯区退役军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加强了“两微一端”的开发和运用,今年年初,利用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实现了退役军人通过移动终端就可以在线查询政策、查询抚恤金、查询退役金、自助信息采集等功能。未来我们还要大力开发微信公众号功能,积极推进移动终端系统的应用,尽快实现网上预约、自助填单、生存认证、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多元渠道融合服务、主动服务、协同服务、双向服务、精准服务等服务机制,促进统一政务服务的快速融合,加强数字政务服务与科学决策新能力,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智慧化、精细化、精准化。
“最多跑一次”
让服务对象享受点单呼叫式服务
为解决“多头跑、跨地跑”等问题,武侯区依托线上线下多元化退役军人服务渠道和载体,创新探索“一门进出、一表申请、一事联办、一网通办、跨域协办”的“4+1”服务模式。
今年转业、退伍到武侯区的退役军人,只需要在“退役军人事务一站式办理专区”,“按照‘一次告知清单’提交资料后,通过资料预审──系统分发──审核办理──查询进度──系统反馈──告知结果──打印凭证,就能一次性办好相关手续。”这是武侯区积极推进“线上一键式”+“线下一站式”服务,真正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路的有力举措。
比如在武侯区军官转业安置事项办理中,以前办理转业报到涉及人武部、组织部、人社局、编办等多家部门、近20个业务科室,需要提交的材料多达40余项,甚至经常出现因为找不到“门”、不熟悉流程、反复来回跑的现象,而从今年开始,通过一体化的推行,转业干部只需要按照“一张清单”,到退役军人局刷一次脸、签一次字、扫一次码,就可以直接到新单位报到上班。以前办理相关手续少则几天,多则十几天,现在一次搞定,让转业干部和用人单位都极大的省了时省了事……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为“一体化”在服务退役军人实践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