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去年12月,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决策部署。今年2月,成都市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的文件袋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说明》。
记者了解到,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为市场主体创造发展机会、为新兴产业提供应用场景、为各类群体搭建圆梦舞台。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具体有何内容?分别如何实施?四川发布推出【成都,幸福在哪里?】栏目,为您解读。
五、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
以天府锦城、一环路和锦江公园子街巷改造、“金角银边”打造、二环路高线公园建设等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全面加速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进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延续市井文化,让“老成都”焕发新活力。
老旧小区硬设施软环境双提升。完成6100个老旧小区分类提升改造。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治理,彻底消除D级危房安全隐患,改造地下管网设施,加快推进自主加装电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适老、适幼、停车等功能,推进物业服务全覆盖。探索小区业主、建筑师、非营利组织等民间力量开展自下而上的“微更新”,打造小尺度、多功能的“泛空间”,增强城市与人的情感黏性。
老旧小区服务治理更完善。老旧小区党建引领“四有一化”全覆盖,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会、居民听证会、恳谈会等协商制度,支持规范成立社区自组织。实现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全覆盖、综合服务功能设施全覆盖,社区用房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推动老旧社区居家养老、医疗康养、社区教育、数字文娱、定制配送等智慧化个性生活服务进小区,拓展家庭安防、邻里互助等智慧应用场景。
老旧片区重构市井烟火气。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0户、城中村改造6800户。统筹实施片区内涝治理和管网改造,全面构建慢行交通系统和片区公交循环系统。深化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提升街区和建筑设计感、品质感和标识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统筹推进历史建筑、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和老旧小区、特色街区更新改造,加快街头绿地、小游园建设和老旧公园改造提升,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1000个“金角银边”,建设融合体育、文化、休闲、商业等功能的“1+N”复合型空间。整合释放片区可利用空间及资源,打造“邻里式”商业服务圈,构建宜居宜业生活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