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这样打!

2021-02-26 09:13:00   四川观察

2月25日,记者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2021年首场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与基准年2015年相比,“十三五”期间,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8天,PM2.5下降28.1%;纳入监测的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上升27.9%,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全部消除,国、省考核断面首次全部达标,黄龙溪断面水质总体提升至III类,水润天府盛景重现;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天府大地画卷铺展。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在会上通报说,关于“十四五”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都市将考虑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和系统治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方面。具体来说,将突出以降碳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牵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更加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

2021年,成都市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实施生态惠民示范行动,大力落实铁腕治气、重拳治水、科学治土,在改善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蓉城。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坚持把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市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实施协同降碳行动。持续推进“以电代煤”“气改电”,加快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实施清洁降尘行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实施科技治气行动等。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每月对区(市)县水环境状况实施排名通报。突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开展白河等重点流域智能监管试点,整合资源、政策、资金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源头防控,实施分类分区管理,推进风险管控和修复,强化部门联动和监督执法、考核评估等6大行动。编制“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持续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农用地、未利用地的土壤环境监管,完成253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整改,以及重点工业园区、规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评估,实施污染地块负面清单和用地分类管控,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