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工作会议暨专题培训会议于3月16-17日在成都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工作,更好地推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
16日的工作会上,省市有关部门围绕各自职责作交流发言。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作指导发言,对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也指出了园区产业同质化、体制机制不健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刘欣强调,各国家级经开区要坚定化危为机的信念,善于发挥、培育和塑造制度、模式和产业方面的创新优势,努力促进外资外贸联动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不断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的全过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做好“经开表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经开力量”。刘欣指出,国际(地区)合作园区要力争在全省五大经济区实现均衡布局,相关市(州)要围绕合作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开放合作的新平台、强化创新驱动的新载体、促进绿色发展的新典范”的发展定位,突出差异化发展的总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坚持产业项目为牵引,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的生活场景,将合作园区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靓丽名片、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示范窗口。
会议透露,2020年全省8个国家级经开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6.2亿元、同比增长6.9%,规上工业总产值7470.4亿元、同比增长7%,财政收入791.1亿元、同比增长6.6%,税收797.9亿元、同比增长15.7%,进出口总额614.9亿元、同比增长19.4%。成都经开区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经开区20强第一方阵,宜宾临港经开区首次进入全国前40,75%的经开区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十三五”期间8个经开区贡献了全省12%的实际利用外资、9%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绝大多数经开区贡献了所在市外向型经济的“半壁江山”。
据了解,将于17日举行的培训会上,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商务部研究院、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有关专家将分别围绕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助力园区建设、RCEP和中欧CAI核心规则解析、国家级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实践和十四五”期间国家级经开区发展路径建议作讲解和分享。
商务厅副厅长周万山主持工作和培训会议,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赵辉、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周维民、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张江山、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办副处长刘岭、商务部研究院副主任聂平香、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主任宋雨燕,省委台办、省外事办、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文化和旅游厅、省经济合作局、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眉山市、资阳市、青白江区等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和国际(地区)合作园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雅安经开区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商务厅机关有关处室同志共150余人参加上述工作和培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