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坑还有啥新东西?挖掘黑科技是什么?三星堆的更多解密来了!

2021-03-20 19:0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0日下午,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新闻通气会在三星堆博物馆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通过目前的考古工作,已全面摸清三星堆遗址的遗存分布情况以及保存状况,并初步明确遗址三重城圈格局。未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将继续进行精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三星堆博物馆将于今年4月推出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并将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
 
三星堆遗址分布已基本摸清


在新闻通气会上,三星堆考古站站长雷雨介绍,上世纪80代以来,在三星堆遗址进行了近20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考古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探寻文物、确定遗址、建立序列、聚落考古和社会考古。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与1986年发掘的2座“祭祀坑”共同分布于三星堆城墙与南城墙之间的三星堆台地东部。此外,8个坑的周围、尤其是西侧还分布着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圆形小坑、矩形沟槽和大型沟槽式建筑等遗迹。通过目前的考古工作,已全面摸清遗址的遗存分布情况以及保存状况;基本建立起遗址从新石器时期至西周时期的编年体系和宝墩文化;初步明确遗址三重城圈格局。
 
下一步,专家们将继续对新发现的“祭祀坑”开展精细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并在“祭祀坑”的外围勘探发掘,把握祭祀区的整体格局、形成过程,以期系统、全面地把握古蜀文明祭祀体系,并将三星堆遗址纳入整个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体系。

据介绍,此次发掘工作除了一些传统工具之外,还引入了一些“黑科技”和新技术,如光谱技术、携式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超景深显微镜,还有在国内开创先河的运用3D打印技术进行文物提取──使用3D扫描仪将文物以及其周边的信息数据进行搜集,然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一模一样的石膏模型。用这个打印出的石膏模型制作了贴合严密,保护性强的硅胶保护套,将保护套贴合在文物上后,再使用套箱的方式提取文物。
 
新坑中都有啥?


35年前,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2019年、2020年,三星堆又相继发现了6座新“祭祀坑”。“沉睡古蜀国,一醒三千年”的三星堆,还有哪些新秘密?今天下午的通报会上也给出了部分答案。
 
此次,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通过显微镜观察在四号坑灰烬中改现的纺织品痕迹,可能附着于青铜器表面,于是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到四号坑灰烬层中有蚕丝蛋白,说明四号中曾经存在过丝绸。
 
在最新发现的坑中,8号坑是面积最大的坑。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冉宏林所长介绍,现在大致推测出来8号坑应该会出土比较多的文物和相关埋藏堆积。
 
做此种预测,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的信息:第一,8号坑是此次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坑,达到将近20平方米,对比3号坑15平方米左右,体积更大。第二,通过前期考古勘探获得相应信息。除了洛阳铲和探钩式勘探,还通过新式物理勘探手段,大致获得了8号坑的埋藏情况。物理勘探获得地下反应的信息越强烈,表示地下文物埋藏越多。正好8号坑获得的物料勘探反应比较强烈。
 
对网友关注度较高的“新出土的金面罩有‘耳洞’属不属于考古新发现”这个问题,雷雨表示,古蜀人的确有“穿耳”的习惯,所以此次勘探发现“打耳洞的金面具”毫不奇怪。
 
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预计4月推出


“既是‘可可爱爱’,也有‘奇奇怪怪’!”三星堆博物馆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这么形容本批新出土的“宝贝儿”们,他说,此次6个祭祀坑可谓是坑坑有精彩,件件很珍贵。

三星堆博物馆即将创新推出三星堆开放式文物修复馆,此次“上新”的文物就在馆内进行修复,馆内采用玻璃隔断,观众们可以沉浸式现场观摩文物修复师“化妆”文物,“修复馆预计4月份开始试运营,观众可以第一时间来这里观赏。”
 
朱家可介绍,投资10.6亿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计划将在年底开建,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所出土的文物未来也将在新馆进行展陈,从而展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魅力。预计未来3到5年,三星堆将会呈现一个世界领先的新博物馆。
 
“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三星堆,一直都是四川文旅一张重要的名片。这次契机将带来怎样新鲜的文旅动作?朱家可介绍,一方面,三星堆利用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契机,将遗址区分年度进行搬迁,打造三星堆考古遗址公园,公园将会把文物的考古、保护、文物参观以及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三星堆产业园正在建设规划当中。朱家可表示,希望三星堆是世界的三星堆,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古文明学术研究高地和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贺霜 周俐君 宫小昀

视频:曾裕辉 刘鑫 尤疆 陈俊州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