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⑤ | 全省乡镇(街道)减少1509个、建制村减少18429个 四个关键词了解四川“两项改革”

2021-03-29 10:3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两项改革”具体指什么内容?“前半篇”文章改革成效如何?“后半篇”文章又打算如何推进?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用四个关键词具体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词:原因

改革前,全省有乡镇4610个、建制村45447个,镇村设置均呈现“多、小、密、弱”特征,尤其是农村人口空心化、经济空壳化问题凸显,难以选出优秀的村干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与浪费并存,降低了服务效能、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乡村治理,迫切需要通过改革的方法予以破解。

第二个词:做法

四川制定了《关于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及4个配套政策文件,编印了镇村“改革政策100问”,明确了乡镇建制调整“五个不”和村级建制调整“三不变”的边界红线。

尊重民意。采取30天挂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村名、村址等老百姓关心问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针对性做好干部、群众、商户、乡贤等重点群体的宣传解释工作,切实保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同时,稳慎推进。坚持“一快一慢”,在方案制定阶段用一年多时间充分调研,方案确定后3个月全部实施完成;坚持依法依规,严格履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充分考虑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因素,分批次推进改革;把握宣传的时度效,对群众意见大的、难以统一的,坚决不改。

第三个词:成效

全省乡镇(街道)减少1509个、减幅32.7%;建制村减少18429个、减幅40.6%;村民小组减少153713个、减幅39.8%;优化新增社区457个、增幅5.9%,实现了县域空间结构、政权体系、治理架构的历史性重塑。

拓展了发展空间,通过改革,打破了区划界限和行政壁垒,乘势拉开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经开区等发展骨架,城乡空间布局、人口布局、产业布局明显优化;蓄积了发展动能。改革后,乡村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培育发展镇村特色产业等方面产生新的建设需求;提升了服务效能。因地制宜布局了一批具有区域服务功能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巩固了基层基础。破解了村干部“青黄不接”“能人进村”等难题,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得到夯实。

第四个词:后半篇

目前,省委、省政府已经印发了改革“后半篇”文章“1+24+1”系列政策文件,并及时召开了推进会和培训会。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基层、利民、发展、目标、结果“六个导向”,聚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通过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建设一批标志性重点项目,解决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建立一批工作机制,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