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街、大学路、灵龙东路……成都这些街区将焕新颜

2021-03-31 09:37:00   成都商报

项目点击

●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八个项目建设

●继续实施14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

●新改扩建公共停车设施不少于25处

●完善自行车道200公里

●新增筹建人才公寓2万套

●启动50个成片更新项目

●完成3687户棚户区改造

●完成313个老旧小区的分类改造提升

城市更新、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如何在住建领域落地落实?

今年,成都将如何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哪些老旧片区将进行有机更新,焕发新颜?对于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又将如何进一步保障?……

3月30日,成都市住建局上线由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打造的“阳光回应·为幸福发声”融媒体直播特别栏目。由成都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建新带队,市住建局城市更新处、轨道处、风貌处等相关负责人,与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一起,围绕贯彻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大决策部署,与市民网友互动交流,权威解读宣传政策,阳光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监督推动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愁。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落实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在推进“通勤效率提升工程”方面,今年,成都市住建局将建成一批重大的市政交通项目,包括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八个项目及轨道交通资阳线,共215公里的建设任务;将继续实施陆肖站等14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新改扩建公共停车设施不少于25处,完善自行车道200公里,新增筹建人才公寓2万套等。

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方面,今年成都市住建局将启动50个成片更新项目,今年要完成3687户棚户区改造,还将完成313个老旧小区的分类改造提升,实现老旧小区硬设施和软环境双提升。

为新市民、青年人

提供住房保障

“在住房保障的方式上,我们根据保障对象的需求变化,从实物保障为主,逐渐过渡到了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形成了公租房、租赁补贴、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多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据成都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建新介绍,成都在做好城镇户籍住房困难群众住房保障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来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

具体而言,成都先后多次提标扩面,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统筹纳入了保障范畴,并加大了对环卫、公交、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和产业功能区从业人员的保障力度,在保障的标准上,王建新表示,成都市住建局建立了租赁补贴发放标准和公租房租金随市场租金水平动态调整机制。

“我们严格落实公租房租金减免和物业费补贴等优抚政策,尽最大努力降低困难群众的住房支出”,据他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5万套,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4.9万户,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功能区配套住房一共达到了1680万平米,住房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今年,成都将计划发放租赁补贴6000户,筹集建设人才公寓2万套,力争到“十四五”末要解决35万户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其中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1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万户,提供人才公寓10万套。

这些城市片区

今年将焕然一新

爱情巷、枣子巷、望平坊……这些已经呈现的老旧片区、街巷的改造项目,一出炉就成为了网红街区,成为了时尚与底蕴兼具的热门打卡地。很多市民期待更多身边的老旧街道、片区能焕发新生机。

据成都市住建局城市更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全市老旧片区改造共有217个片区,主要集中在三环路以内,以及环城生态区的两侧,“今年我们准备启动50个片区的改造”。

例如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以及两环八线十三片的街巷游线体系,还有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的打造,都包含在这50个片区改造的项目之中。

以一环路市井生活圈为例,在具体打造方面,前期已经将主环的道路风貌,轨道站点,部分业态等进行了调整,下一步将对周边28个片区的业态、功能进行提升完善,包括进行文化旅游的整合提升等。比如锦江区的华兴街项目,既保留了邮电大楼的传统风貌,又进行综合提升,同时对消费业态也进行了再提升。

事实上,在成都市中优五年行动计划中,就明确提出了到2021年要实施100个特色街区打造。据该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住建局从2017年开始,每年实施了20个特色街区的打造,今年是100个特色街区打造的收官之年,成都市住建局确定了2021年要建设完成21条特色街区的任务,确保完成中优五年行动计划100个特色街区打造的预定目标,在今年21个特色街区的任务里面,包括了金牛区面街特色街区,武侯区大学路特色街区,龙泉驿区的十陵街道灵龙东路特色街区等等,“今年21条特色街区都将陆续开工建设,其中金牛区面街特色街区,已经初步呈现”。(记者 王垚)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