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日,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市召开,教育部相关领导及全国首批29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政府负责人,专家代表等参会。
会议进一步部署了高质量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并交流了各地工作进展和经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强调,要大力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抓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关键要素管理,落实体育锻炼要求,改善视觉环境条件。同时,要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学校、学生、家庭、医疗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持续部署开展近视防控评议考核。
此次会议为何选在成都?据了解,成都市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19年2月,成都市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入选“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成都市主要采取了哪些做法?据介绍,成都市以“近视普查”“试点示范”“健康育人”“一减一增”“健康副校长”等“八大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展中小学校教室视觉环境质量检测及和教学教室视觉环境质量状况专题调研,启动编制《成都市中小学健康教室规范建设指南》;投入资金约9600万元,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改造工程,完成2.5万余间教室光环境改造工作,成为全国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第三个实施中小学校教室光环境改造的城市。成都还将从2021年起每年评选一批示范区(市、县)和示范学校。
各区县也贡献了更多“成都经验”:如金牛区创新推进“护眼工程”,构建“4332”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推进工作体系。青羊区以“防”为主,实施青羊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大行动,成立“青羊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基地”“眼健康教育基地”。成华区实施“教卫联防联控”,与多家医疗机构签署青少年近视防控合作协议,研发“成华区儿童青少年尼光发育档类与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成都市锦江区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发言时介绍,锦江区正建设“视力管理动态监测系统”,建立“一人一档”视觉健康档案,进行动态实时监测,及时对学生的近视预防进行介入。并每年组织对全区儿童青少年开展2次视力健康筛查,为学生个体近视防控、学校管理、防近考核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