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三城三都”三年建设成效及2021年工作计划。
产业能级实现大幅提升
2020年,成都市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805.9亿元,较2017年增长127.8%,占GDP比重首次突破10%。201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663.5亿元,接待游客2.8亿人次,分别较2017年增长53.7%、33.3%,2020年虽受新冠疫情影响,仍实现旅游总收入3005.18亿元、接待游客2.04亿人次,2021年春节黄金周成都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实现全国“双第一”。
2020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较2017年增长43.4%。餐饮业销售收入1124亿元,位居全国前四,较2017年增长41.6%,餐饮市场对消费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10.8%。音乐产业产值达501.71亿元,较2017年增长53.5%。会展业总收入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2020年实现1053亿元,较2017年增长13.2%,年度重大会展活动数量和展出面积分别增长48%和162%。
重大地标实现加速呈现
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社区、融创文旅城、高新体育中心、天府沸腾小镇、成都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等重大地标设施建成并投用。天府艺术公园、成都自然博物馆、熊猫古镇·理想新城、中旅熊猫免税度假区、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奥体公园、川菜国际小镇、金沙演艺综合体、“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天府农业博览园主展馆等一批体现天府文化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有力提升了成都对“文商旅体会”高端资源的聚集力和承载力。
城市品质实现优化升级
2020年,全市文创园区面积达844万㎡,文创街区194条、文创镇(村)55个、文创空间1897个。全市4A及以上景区达50家,国际品牌酒店75家,旅游民宿超过4300家,都江堰市、崇州市、锦江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都江堰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战旗村、明月村等9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青羊区、都江堰市、武侯区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构建“三级三类”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体系,武侯区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都江堰虹口漂流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全市年均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4500余场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17㎡。改造提升小通巷、香香巷等“有颜值、有文化、有烟火味”的特色街区50条,全市餐饮商家超过10万户。培育打造东郊记忆、成都音乐坊、白鹿、平乐等音乐园区(小镇),全市专业音乐场馆达60个,座位数4.3万座,创新打造的成都街头艺术表演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借鉴。新增会展场馆20万㎡,落户全球知名会展企业6家,年营收过亿元龙头企业5家。
消费场景实现拓展创新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达159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及质量均居全国第一;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超过3600家,居全国第一。打造“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180个、A级林盘景区75个、周末经济主题点位12类、夜间经济示范点100个。打造首批100个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天府绿道健康行”和“社区运动节”两大全民健身品牌,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700万,体育人口比例提升至48.6%。川菜在成都已形成6000多个成熟菜品和300多个常规菜品,仅2020年,落户成都的美食首店67家,成都市咖啡店达4900家,居全国第四。举办各类音乐演艺活动4900余场次、重大展会活动2400余场次。
节会活动实现高端突破
成功申办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2年射击世界杯、2022年世乒赛、2023年足球亚洲杯、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2025年世运会等高端国际赛事,高质量举办世警会、国际铁人三项世界杯等重大赛事,成都马拉松获评“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赛事。高水平办好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成都创意设计周、成都国际旅游展、成都酒店业全球招商推介活动、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暨成都市体育产业大会、中国(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中国音乐金钟奖、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成都全球创交会等品牌节会,举办符合ICCA标准的国际会议33个、UFI认证展会项目13个,不断提升成都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市影响实现争先进位
舞剧《努力餐》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梵木文化产业园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是唯一入选美国CNN发布的“一生必去50个地方”的中国城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排名由第89位跃居至第28位,进入全国前三,《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国际体育赛事指数排名全国第二。川菜烹饪技艺成功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菜做媒,促进美食产业双向开放”举措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最佳实践案例”。组建发展童声合唱团、大学生合唱团,并在世界合唱大赛暨欧洲合唱大赛等国际赛事中斩获金奖。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位列全球第38位,会展业竞争力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4,连续两年跻身亚太地区十大会展城市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加快建设地标性文化项目,培育高能级产业生态,强化投资促进、空间打造和消费升级,推动“三城三都”建设出新品出精品,不断提升“三城三都”人文化和显示度,全力助推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设。
实施重大地标促建行动
加速推进天府艺术公园、天府文化中心、天府智媒体城等重大文化地标设施建设,在文创、博物馆、书店、演艺等领域打造全国一流、有号召力的文化空间。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力推进平乐古镇·天台山、安仁古镇创建5A级景区,争创5个国家级文旅品牌,利用天府绿道、龙泉山等优质资源打造山地户外运动自主品牌赛事,推进音乐坊片区等重点音乐项目建设,高质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年一度的美食之都复审,实施食品企业10亿俱乐部加速器计划,培育100家高品质、高成长性的本土餐饮企业。
实施产业生态厚培行动
高质量编制“三城三都”建设“十四五”规划,坚持产业功能区错位协同,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拓链、要素集聚。推动文创金融深度融合,实施数字文创腾飞计划,力推数字文创产业在全国位势能级提升。大力推动文旅融合,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设立体育产业基金,加大体育企业扶持,加快建设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音乐人才工作室遴选等引才培育计划,推进成都音乐文化产业基金高效运营。深入推进“会展+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以会兴市、以会促产。
实施重大项目招引行动
积极引进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龙头文旅企业和总部项目,签约高质量重大文旅项目20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引入国际体育组织总部和全球首站乒乓球大满贯赛事等国际高端赛事,新落地海内外美食品牌30个以上、优质音乐项目50个以上,力争在蓉注册的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展会、符合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标准展会有新突破。
实施高端节会提升行动
推进成都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高质量举办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成都马拉松、铁人三项世锦赛等重大国际赛事,以及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创意设计周、国际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世界川菜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等重大品牌活动,举办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超过950个。
实施消费场景升级行动
推出展现天府文化、极具成都印记的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休闲街区和乡村古镇,评选60家“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和20家A级林盘景区,创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组织开展“爱成都·迎大运”全民健身活动4000场(次)以上。举办成都国际熊猫美食荟等40个美食节会,评选发布100家特色小店。进一步提升街头艺术表演覆盖面,举办各类音乐演艺1500余场次,打造特色“音乐+”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