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发放稳岗补贴14.2亿,培育上市公司4家,受理2712人人才安居资格预申请……4月13日下午,成都举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专题采访会。会上,成都市发改委、人社局、金融局等负责人从稳就业、育企业、健全资本市场、完善再分配机制四个层面,做了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交出一季度“成绩单”。

强化稳就业措施 提高工资性收入
据介绍,围绕职业技能提升,成都深入开展“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在线培训52.4万人次。围绕就业帮扶,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和“蓉漂”青年人才系列招聘活动。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发放稳岗补贴1万户,金额14.2亿元,惠及职工50万人。

成都市人社局就业局副局长唐韬告诉记者,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从今年以来,成都持续不间断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招聘活动,截至到目前已经有2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了超过50万个就业岗位,更多高薪高福利的岗位涌现,“以目前正在举行的成都就业系列招聘行动为例,在我们发布的17000个招聘职位中,就有接近10000个职位薪酬在7000元以上,接近60%。”
引培壮大中小微企业 提高经营性收入
针对市场主体培育,今年成都市持续开展“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一季度新增上市公司4家。目前,成都已启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认定工作,并开展了首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线上培训活动,近1000家企业及服务机构参加培训。

在降成本政策落实层面,按照国家关于降低社保费费率相关政策规定,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由19%降至16%,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工伤保险费率在现行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规定基础上下调50%。同时,成都进一步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实施,1月全市预缴申报2020年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86.76亿元,惠及纳税人1472户;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15.75亿元,惠及纳税人555户。
健全资本市场 提高财产净收入
在拓展农民财产增收渠道上,成都市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增资扩股。截至目前,成都农交所累计成交各类农村产权2.3万余宗、面积313万亩,成交金额1331.7亿元。

成都市金融局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钮中阳在采访中表示,成都将积极引进公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大型银行私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私募证券基金等新型财富管理机构。“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包括华西证券等优质券商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加大招引成都以外的优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迁入我市。”
加强再分配机制调节作用 缩小收入差距
成都正着重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一季度发放租赁补贴2100户共305万元,启动2000套人才公寓及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租售前期准备工作,受理2712人人才安居资格预申请。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副处长张巧玲向记者透露,成都市正在酝酿出台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救助的对象也可能是由于各种突发情况致贫,我们政府的职责就是兜住底。我们的政策就要提高弹性,提高救助的可操作性,更精准化、透明化。”

记者手记:
财富的“蛋糕”不仅要做大,更要分好,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成都有关部门以富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十四五”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的目标,在成都,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正是这座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服务为民,让利于民,促进消费的有力举措,居民收入“水涨船高”,城市的发展也必将呈现澎湃活力。(李志昊 兰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