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6.5万余处 我省多项文旅资源全国第一

2021-04-15 14:29:00   四川观察

4月15号,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会议在成都召开。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全省共查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地方戏曲剧种等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万处,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历史遗迹等八大类旅游资源24.5万处。

其中,新发现新认定6.5万余处,评定五级旅游资源1864处,四级旅游资源5250处,三级39863处,数量和质量目前已知全国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也是全国首个完成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的省份。

据了解,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自2019年1月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共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组织了4.8万余人的专业队伍,历时两年,对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

会议通报了我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对下一步普查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运用转化、开发综合利用进行了部署,会议宣读了省政府办公厅对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49个先进单位和195名先进个人的表扬通报。总结提炼形成了“五维合一”系列普查成果(标准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标准体系》、工作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手册》、文本成果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成果运用维度—《四川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南》和资源大数据维度—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云平台),为编制“十四五”文旅规划,促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夯实了发展基础。

本次普查全面梳理掌握了我省文化旅游资源家底,充分发掘了巴蜀大地的悠久历史、秀丽风光、多彩民俗、丰富资源,为科学编制全省“十四五”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等重大规划,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全国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了四川经验。未来,四川将对各类资源提出了分区域、持续的开发推进策略,对开发利用方向进行了明确。评估筛选具有开发建设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前景价值的各类产品引入体系。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四川省在成都设主会场,21市(州)、183县(市、区)分别在当地设分会场。全省共6000余人参加会议。(陈宇韬 陈锐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