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的老旧房屋面临拆迁改造,原本以地缘、血缘建起的邻里守望互助的关系也逐渐削弱,产生人心散、矛盾多、诉求杂等一些列社会问题。为实现由乱到治、由农转居、由散化融的转变,天府新区兴隆街道保水社区突出党建一核引领作用,构建融民心、融发展,融服务的三融共治治理格局,历经十年攻坚可难,给社区带来了全新面貌。
保水社区幅员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4万,服务着兴隆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区──保水逸苑,安置着来自街道原11个村社的居民。从2009年征地拆迁开始到2019年前后,部分居民在外过渡长达10年之久,漫长的过渡期使部分群众产生思想波动和不满质疑。为了加强融合、凝聚民心、增强活力,保水社区以“人”为中心,以“融”为目标,增强党的引领,创新治理方式,全力解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提出了“三融共治”方案。
一是融民心,塑形象,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通过安置房分房现场公证、网络直播、保水逸苑商铺挂网公开招租、梦溪邻里集市摊位现场抓阄招租等工作,主动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重塑政府公平公正、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二是融服务,增活力,实现由散化融的转变。为进一步发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聘用本地的居民加入社区治理,推动多元主体“融合式”共建;创新政务物业融合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涵盖社保医保、民政就业、水电维修、房屋租赁、邻里矛盾调解的“一站式”服务;打造开放合融的生活共同体,建成梦溪邻里集市、特色商业街区、艺术共享空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议事厅等公共空间,植入了共享阅读、儿童早教、文化培训、舞蹈手工等多元活动, 辐射服务周边2.1万居民,丰富了社区的生活和休闲底色,积极构建全龄友好型烟火社区。
三是融发展,强认同,实现由农到居的转变。通过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安置分房等方式,实现农村散居向城市社区聚居的基本转变;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等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居民就业增收能力;广泛开展新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开设“道德讲堂”“文明礼仪”“垃圾分类”等课程,使辖区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方面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城市相适应。
居民们切身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享受到社区发展治理成果的同时,丰富多彩的生活也使得他们由衷的感到开心和幸福,有了家一样的感觉。“现在搬迁之后给我们修了高楼房,建的很好也很漂亮,大家住起都很高兴。每周社区领导都会组织我们来唱歌跳舞,老年人都很开心,我们确实也感到很幸福”,社区居民王阿姨十分满意的说道。
据悉,下一步保水社区将立足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的建设高度,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指导,担负起平衡区域职住、构建多元消费场景、供给优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发展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