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强全省唯一 峨眉山电商凭啥成全国“样板”?

2021-05-10 20:5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日,乐山峨眉山市获评全国“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督查激励县”,是全国十个之一、四川省唯一一个。商务部、财政部将对峨眉山市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中优先支持,并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凭什么能成为全国样板?荣誉的背后,一组组关键词折射出电商带来的改变。

关键词:重视‌‌

近年来,峨眉山市坚持把发展农村电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任副组长,商务、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为成员的电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峨眉山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为全市电商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依托优势资源,抢抓政策机遇,奋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刻重塑了农村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的“峨眉样板”。电商,正深刻改变着峨眉农村的生产生态格局。

2016年,峨眉山市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这是一次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契机。几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农村电商项目建设、运营围绕改革和示范着力,探索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通过发挥电商作用,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7年以来,峨眉山市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3%,稳居乐山第一。

关键词:体系‌

“电商体系是农村电商的核心。我们着力构建了公共服务、物流配送、人才培训三大体系,通过体系化建设有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行稳致远。”峨眉山市商务局局长赵业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上,峨眉山市建成了3500㎡的市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镇、村级服务网点200个,实现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市、镇、村三级全覆盖。

电商公共服务特别突出孵化功能,截至目前,共孵化企业100余家,其中科技型企业30家,对应孵化产值超2亿元。在构建物流配送体系上,建成市级邮件集散处理中心1个、仓储中转中心1个、镇村物流配送中转站和物流自提点200余个,实现了资源整合,顺利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在构建人才培训体系上,建立了农村电商人才分级分类培训和培训转化机制,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将峨眉山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确定为“电商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基地”,已累计开展电商知识及实操培训近200多场次,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万多人次。

“电商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峨眉山市四味居食品公司的负责人颜丽群说道,“我们主要从事生产、销售钵钵鸡调料、火锅底料等调味料,经过系统的电商培训后,公司产品打开了市场,还延伸到了农村,年销售额也由原来的一两百万突破至近千万。”‌

关键词:品牌

依托“中国绿茶之都”的产业优势,峨眉山市农村电商紧紧围绕“峨眉山茶”这个产业核心、品牌核心做文章,实现了茶业兴产业旺。

峨眉山市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茶产业”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峨眉山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培育和推广,大力推动“峨眉山茶”品牌营销,增强产品市场覆盖面和提升品牌影响力。2020年“峨眉山茶”品牌价值达32.44亿元,居全国十六、四川第二位,品牌价值净增2.7亿元。除竹叶青、峨眉雪芽外,三父子、榜上有名等也逐渐成为优势网商。今年,“三父子”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军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加强了宣传推广,“去年产值1000多万元,达到了最高峰,基本是靠电商实现的,今年又再上了一个台阶。”目前,全市已有30余家茶企、茶商进驻京东、天猫等B2C交易平台,竹叶青、峨眉雪芽等知名茶企已开通京东自营旗舰店,网络零售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围绕茶叶这个品牌,该市还构建了以茶为核心,高山蔬菜、高山水果、道地中药材、竹笋等产品互动发展的“一核多元”产品体系。通过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种植、加工、冷藏、配送、出口蔬菜为主体链条,实现农业生产、出口创汇、生态旅游一体化。近年来,在电商的推动下,全市初步打造完成茶叶产品、脆红李产品、蔬菜产品、中药材产品、峨眉美食调料等产品供应链,为电商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电商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融合‌

“单打独斗没有出路,融合才能更好发展。”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永彪一语道出关键。正是走好了融合发展之路,才让农村电商激发了活力。

据了解,该市从三个方面着手抓融合。一是电商与产业相融合。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触网上网,将峨眉山市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引导酒店、餐饮、商超企业开设网店,拓展电子商务业务,实现转型升级;立足峨眉山景区优势,大力拓展微信、微博、电商平台等网络营销渠道。2020年,峨眉山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77.35亿元,在乐山占比63.86%,居各区县首位。

二是电商与扶贫相融合。2017年,全市30个贫困村就建立了电商服务站点,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培训贫困户1311户,助力贫困户就业创业。

三是电商与线下相融合。依托大西南茶业市场“西南地区重要的名优绿茶销售集散地”优势,常态化举办“春茶交易会”,推进“互联网+峨眉山茶”,建成线上交易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交易,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同时,各茶叶企业利用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的品牌线下店1000余家,形成了茶产业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销售模式。

疫情期间,市委、市政府指导茶商茶企通过“线上线下”、“市场内外”多种模式进行交易,全年茶叶销量有增无减。

“电商已经为农业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将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赵业斩钉截铁的说道。(峨宣)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