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南宝山镇社区游线的第一站,桃花社区用灼灼桃花迎来送往。
据悉,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社区两委班子真抓实干,切实将桃花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如今的桃花社区,居住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秩序井然,文体功能设施完善,居民们也过上了幸福舒心的日子。
今天,就让我们从桃花盛开的地方出发,踏上这条充满异域风情的生态文化体验之旅。
位于南宝山镇望军顶,处于黄金纬度北纬30度的直台村是我们这趟旅途的第二站。
2008年“5·12”汶川地震摧毁了村民的家园,直台村整体搬迁移民至此。新直台按照理县水磨羌寨的传统古羌寨建筑风格修建,垒石打造,依山而建,古老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和图腾崇拜也被完整保留下来。作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人民热情豪放,能歌善舞,在这里不但可以欣赏到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还可以体会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离愁之情,色彩绚烂的羌绣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原生态的羌寨风情,释比文化表演也会带您走进神秘的羌寨古老传说之中,在羌寨非遗陈列室中,行走于时间跨度近四千年的羌文化文物之间,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闪烁着古老质朴的光辉。勤劳的人们必会得到大自然无私的回馈,高山猕猴桃、高山蓝莓、高山腊肉、跑山鸡、野菜野菌随时都会挑战您的味蕾,带来味觉的冲击和享受。
在距离直台羌寨8.5公里的地方,就是我们这段社区游线的第三站——木梯羌寨,和直台羌寨一样,木梯羌寨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跨市州异地安置点。木梯羌寨的建筑风格是汶川桃坪羌寨风格,羌寨群落集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羌寨文化长廊展示着从服饰到日常生活的羌韵羌味,而位于寨门两边的碉楼里更是以手绘的形式讲述了碉楼羌文化:
木梯羌寨海拔超过成都平原将近1000米,清晨站在木梯羌寨,脚下云海翻腾,旭日初升,整个邛崃城尽收眼底。
顺着山势一路向上,便是著名的网红打卡点——援通桥。一桥飞南北,天堑变通途。援通桥跨度120米、高93米,桥为木底,以铁链相连,一次可通行30人。因得多方援助而建成,故取名“援通桥”。大川河、白石河交汇于援通桥下,宝珠山电站大坝拦水成湖,四周重峰叠嶂,珍禽异兽常出没于深谷山间。桥下碧波荡漾,起伏的波涛在岩石的撞击回响峡谷,脚步下的震级带来的惊险刺激,让人痴迷往返。援通桥所在的位置就是此条社区游线的最后一站——宝珠山大峡谷,峡谷深1000米以上,宽50—200米,全长约15公里,是离成都最近的大峡谷。谷内河水潺潺,奇石林立、河边沙滩无数。地表岩石至今仍呈现侏罗纪地貌特征,在这里有九顶山丹霞地貌风光,数十条深山峡谷相互贯通,纵横交错,形成奇特的峡谷迷宫群,独享“九顶蟠桃十八溪”之美誉。几十个数公里长的古溶洞,千姿百态,各有传奇。千年银杏遍布其间,秋季叶片金黄,自成一道风景。这里满眼苍翠,雾气蒸腾,犹如仙境,令人身心愉悦,是徒步、骑行、露营、烧烤、玩水、摄影等户外活动不可错过的宝地:
南宝山正敞开胸怀,用开放、包容迎接着来自各地的人们前来游玩、参观、娱乐、休闲。“生态南宝 云上珍珠”社区游线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也必将会给南宝山镇各社区注入新的人气,为社区经济激发新的活力,为社区的品牌影响力带来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