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交警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增7个“双待”模式路口

2021-05-14 08: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自成都公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成都交警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事,积极推进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三项承诺的工作落实,通过e公众号平台、962122热线、走访群众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收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并采取多种方式查找和分析出拥堵症结,发现部分路口的交通压力及车流量较大,利用双待模式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升路网通行效率。为此,成都交警在创新探索超大城市交通治理新路径上,运用绣花功夫精准治堵,进一步优化路口交通组织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双待模式路口。

目前,成都交警在5月份已完成了7双待模式路口的工作方案并落地实施。(洗面桥街与洗面桥横街路口、二环路交大路路口、一环路五丁路口、一环路解放路路口、一环路新鸿路路口、一环路双林路路口、一环路水碾河路口)

那么,这些双待路口在成都交警手中又是怎样操刀完成的呢?

认真分析梳理,找准路口症结

针对有症结的路口,成都交警分别采取现场实地踏勘、后台视频巡查等方式,对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和通行状况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测了解,为查找和分析拥堵症结所在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在全面收集相关数据后,精准分析研判,精细完善路口双待交通组织模式配套交安设施以及优化调整信号配时方案,并结合路口交安设施现状等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综合施策,精准对症下药

成都交警不断完善双待配套设施,在对既有左转待转区进行扩容改造的基础上,同步增设直行待行区,有效解决了路口空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再以短平快的方式,在路口4个适当位置设置了无线式待行信息LED提示屏,进一步对双待交通组织模式配套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完善。同时,结合路口车流特点,对南北方向机动车既有的直行带左转放行方式进行了调整,将直行车流和左转车流完全剥离开,实施分别放行,消除直行、左转机动车与过街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点。


分配路口资源,提升通勤效率

通过对路口时空资源的二次分配,以信号时间换取道路空间,以道路空间争取通行时间,达到了时空的相互转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路口的有效时间和空间,实现了路口资源的集约利用。并结合路口全天交通流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信号配时,将信号配时科学划分为11个时段,并重新设定了7套与之匹配的配时方案,最大化的提升了单位时间内的通行效率。


据统计,7个路口在实施了双待模式后,路口每小时多放行车辆均超过600台,通行能力提升约10%。

下一步,成都交警将继续加快脚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双待模式路口,在6月底前完成15双待路口改造,推进交通拥堵节点治理,持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承诺,有效提升成都市道路通勤效率。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