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这家“智慧医院”什么样?小记者团带你一探究竟

2021-05-31 21:38:00   转载

儿时的你是否有这些幻想?当一所医院“拥有智慧”,那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是进门就会有智能机器人迎接,解答你的各种疑问?是“拥有智力”的病床,一趟上去就会检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告知医护人员?是一上救护车,就能把病人的病历、基础检测、初步诊断等操作全部搞定,并实时告知医院大本营?
 
如今,那些藏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幻想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它们在成都京东方医院统统变为现实。
 
近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小康妹儿就跟随小记者团的各位小记者前往这家“智慧医院”一探究竟。

第一站 “有老公公机器人,它是导游”
 
刚走进医院,一个智能引导机器人自动迎了上来,热情地询问小记者需要什么帮助,当得知小记者团是要去门诊区后,便转身带路,为大家指引方向。

由于机器人行动平缓、语言亲切,小记者们亲切地称呼它为“老公公机器人”。

这“老公公机器人”可不简单,据医护人员介绍,京东方医院的智能引导机器人“常驻”门诊大厅,为前来就诊的患者答疑解惑。怎么挂号?XX科室在哪儿?卫生间在哪儿……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询问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后,机器人将为患者指明方向并一路随行,确保把患者送到想去的地方。

第二站“智慧病房”
数据互通,实时知晓患者情况

 
当一个病房“有了智慧”,它会是什么样子?京东方医院的“智慧病房”为这个问题赋予了答案。

带着疑问,小记者跟随医生阿姨来到了京东方病房区。整个病房实现实时数据互通,护士站正对三块大屏,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一块屏幕上,将每一位患者的输液信息一一排列,15床患者的信息名片上亮起了黄灯,系统提示,该床位患者输液液体还有15毫升,即将输液完毕。
 
输液系统是如何实现实时监控的?

在病房,小记者们找到了答案──一个遥控器大小的设备卡在吊瓶上方,像“小眼睛”一般,监控药瓶的状态,不仅能测算输液时间,监测剩余药量,如果发现流量突然变大或者变小,还能发出警报提醒医生。
 
病床上安置了接触式体征采集板,小记者们争先恐后上上前体验,直呼真是太有趣了。

只要在病床上躺好,床边的体征检测仪就会自动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身高、体重等生命体征会被记录在案,直接传输至护士站对面的大屏幕。
 
床头有遥控器,只需按动按钮,病床就会自动抬升或下降。病床左侧还设有电子床头卡,集心电监护、点餐、音乐电视于一体,轻轻挥动手指便能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诊疗环境。
 
为了为每一位住院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医院还在床旁和病房走廊里建立了一键结算系统。患者可以通过该系统自助缴费、打印检查报告、打印发票等,连跑出院处缴费的时间都能节省下来。

第三站“智慧药房”
自动发药,方便又快捷

 
曾经的医院,抓药取药工序繁琐,患者等得“烦”,医护人员操作更“烦”。

为了解决这医患共同的烦恼,京东方医院建设“智慧药房”。患者在药房进口登记后便可在座位上休息等候,由全自动发药机把相应药品从机器中推出,放入药栏。

医护人员为小记者演示发药机的实操过程,还告诉小记者们,每个药蓝底部都安装有芯片,可以准确知晓这篮药品应该送往何处,再由内嵌式传送带分发至各个窗口或直接传送到病房,省时又省力。

第四站“智慧救护车”
上车即“入院”

探院的最后一站,小记者团来到了户外,医护人员为他们介绍了医院独具特色的“智慧救护车”。

在急救环节,危重患者送医或转院的运送过程往往是最薄弱的一环。在成都京东方医院,智慧急救却能让患者在登上救护车那一刻即有“入院”的待遇。

“这些救护车的智慧之处,主要体现在它的5G通讯系统。”医护人员向小记者团介绍道。

除了常规的急救设备外,5G智慧救护车可以通过车内搭载的5G网络,将救护车上的超声仪、心电图机、生命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影像设备,全方位的音视频无损传回医院急救中心,院内医生与救护车上的医生可实时互动、紧密配合,针对患者病情,进行远程诊断和抢救指导。

同时,院内医生病情会诊开启,检查、手术、床位等准备同步展开,尽可能节省抢救生命的时间。

通过一下午的探院活动,小记者们对“智慧医院”有了切身的体会。“住院真方便啊!”成为今天这群孩子的口头禅,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仍可以感觉到,小记者们感受到了“智慧医院”的舒适和方便,收获满满。

未来,成都京东方医院还将通过“强专科+大综合”的模式,布局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生物技术、微创医学等前沿技术,带来涵盖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诊疗服务、术后康复的全生命周期智慧诊疗服务,为人们提供从“预防、诊疗到康复”全周期的健康医疗服务。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