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歌、包粽子、做香囊……草堂端午特别课堂开课了

2021-06-15 09:31:00   成都商报

6月14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在草堂过端午”──草堂一课端午特别课堂在杜甫草堂茅屋景区拉开序幕。草堂小小讲解员、屈原第七十六代后人屈良元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端午节的起源、杜甫与屈原的渊源。

茅屋前、楠树下,非遗推荐官孙亦敏奶奶为大家演示制作传统粽子,糯米、粽叶、丝线,一个精致可爱的粽子就在孙奶奶的手中完成。观众们不禁放慢脚步,坐下来仔细聆听孙奶奶的讲授,跟着体验了一次传统粽子的制作。

小溪畔、翠竹中,孩子们在身着古装的老师带领下一边聆听屈原的故事、感受杜甫的诗歌;一边亲近百草,认识菖蒲、艾草等中草药材,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制作香囊和唐菓子。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别开生面的端午小课堂,让孩子和大人们度过了一个独具特色与仪式感的端午佳节,感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今年正值《杜甫研究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的“风雨兼程四十载 砥砺奋进铸华章──四川省杜甫学会、《杜甫研究学刊》历程展”正在展出。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物档案、详实的图文资料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详尽地回顾了四十年来四川省杜甫学会、《杜甫研究学刊》与杜甫研究共发展、与草堂建设同命运的历史脉络,展现出一幅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生动画卷。(记者 乔雪阳 曾琦)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