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开“智慧老人微课堂” 手把手教老年人用手机

2021-06-29 09:48:00   成都日报

社会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一些老年人适应能力较慢,很难像年轻人一样得心应手。成都市锦江区东湖街道观音桥社区“智慧老人微课堂”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实践课,联动辖区商企,探索形成“一师一辅三做”老年学习高效模式,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学有所用,破解了老年人与新消费之间的大难题。

不会用手机生活不方便 课程贴心又实用

随着电商经济的迅猛发展,像东湖街道观音桥社区这种典型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子女在外自立门户的老旧社区,生活显得并不是那么方便如意了。超市购物、菜场买菜,一瓶水、一根葱,纸币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李阿姨就经常给女儿抱怨:超市里的东西如果手机支付就可以省不少钱,现金就不能打折。

为了解决老人的这一困境,东湖街道观音桥社区联动辖区企业开设系列“智慧老人微课堂”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实践课,带领老人学习手机操作技能。“智慧老人微课堂”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涵盖网上支付、资讯浏览、分享收藏、上传下载等技能的专题解读。观音桥社区每月定期举办手把手集中教学课堂。由工商银行志愿者老师现场授课,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志愿者一对一进行现场辅导,一次课,一个小技能。对于腿脚不灵便又有意愿学习的老人,社区还专门开设了“送学上门”服务。

“这个课简直太实用了!其实我们老年人也很想学咋个用智能手机,但娃娃些上班忙,我学得又慢,经常要搞忘。反复去问子女,又怕耽误他们上班,现在有了专门的老师,课程设计得通俗易懂,志愿者又有耐心,特别好。”李阿姨对课程赞不绝口。

反复练习重在实践 让老人享受智能化生活

课堂上集中学习,一步一步跟着操作,这还只是第一步。建立微信群,课后作业跟着上,这些大龄学生被要求在课后拿出手机对亲友试着操作课堂上的小技能,不懂不会的可以直接线上咨询。社区还会安排上“智慧模拟课”,针对前面学习过的技能,老年人会被集中起来,在教辅人员的带领下,两两分组,向对方分享链接、拍视频、发抖音等,轮流反复数次,直到熟悉为止。

“老年人接受得比较慢,即使当时学会了,下来很快又要忘。所以我们布置了一些课后作业,让大家反复练习。大家也很认真,很好学,有那么多同学一起,平时不好意思问的,现在都大大方方问。”志愿者告诉记者。

学以致用才是最终目的。由于有些老人脱离老师、辅导人员后,对于手机应用总显得小心翼翼,忐忑不安,总害怕自己的操作失误,造成损失,特别是在购物支付时。

对此,实地实时操作课应运而生,志愿者老师、辅导人员带领老人,走超市、进菜场,进行现场真实教学。老人选择好自己所需商品,在志愿者的鼓励下、指导下,走出最为关键的一步──自己为商品买单。一番实操下来,老人才算是真正学到了智能化手机支付技能,才算是真正体会到“智慧老人微课堂”开设的现实意义。 ()记者 杜文婷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