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成都市中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用专门的篇幅,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中优”工作的成效进行了梳理。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中优”区域坚持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认真落实“三降两提”工作要求,取得了巨大成绩。
▲城市功能全面优化──
完成240个非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腾退搬迁土地1.22万亩,疏解产业人口30余万人,减少规划居住人口42万人,人口密度由原来的1.58万人/平方公里降为1.49万人/平方公里,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建成投运,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艺术公园等重大文体地标加快建设,核心功能逐步增强。
▲产业层次全面提高──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新经济企业数量达7.6万户,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提档升级42个商圈、63个特色商业街区,落户各类首店468家、位列全国第3位。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两拆一增”拆除公共区域围墙56.9万米、拆除违建182万平方米、植绿增绿1236.8万平方米,建成熊猫绿道等各级绿道2341.6公里,锦江公园、环城生态公园加快成势,9个TOD示范站开工建设。
▲社区发展治理全面深化──
完成老旧院落改造1350个、背街小巷整治2529条、公服设施建设项目3183个,建成社区综合体314个,1000余个15分钟生活服务圈逐步成形。
▲城市有机更新取得较大成就──
完成58个集中连片城市更新、918个社区微更新项目,打造68条特色街道和79条公园城市示范街区,实现32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天府锦城华兴街、大学路等高品质场景相继呈现,一环路沿线建筑风貌提升全面完成,面街、故奈潮玩街区等特色项目陆续呈现。(记者 袁弘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