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大抓工业!绵阳出台24条措施→

2021-07-12 11:33:00   绵阳政事

工业

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枢纽

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

《绵阳市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

(以下简称《24条措施》)

《24条措施》按“总论+分论+保障”的结构进行布局,分别从八个方面,细化我市集中精力大抓工业的24条措施。具体如下:

聚焦产业主攻方向

加快提升产业能级

强化产业创新能力

培育优质企业群体

推进产业数字赋能

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增强组织保障能力

总论部分

总论部分是第一部分“聚焦产业主攻方向”,由“重点打造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3条组成,主要围绕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科学审视绵阳产业发展国家使命,建立完善绵阳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明确各县(市、区)、园区工业发展主攻方向,为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提供产业支撑。

在重点打造支柱产业方面,分别对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新能源和化工产业等,明确聚焦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2025年营收目标;

在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方面,分别对核技术应用产业、北斗卫星应用产业、5G产业、物联网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明确聚焦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2025年营收目标。

分论部分

分论部分由第二至第七部分组成,共18条措施。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另一方面充分吸收前期《绵阳市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支持政策,形成了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同时,深化落实了党中央、省委关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推动绵阳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资金支持政策

“真金白银”的新增资金支持政策也备受关注。比如:

 对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的在绵牵头企事业单位,分别给予不高于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获得国家、省级重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等认定的分别给予不高于50万元、3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别给予不高于5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对经认定的企业数字化改造按投资总额的20%给予不高于50万元一次性补助。

在增强组织保障能力方面,《24条措施》分别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考核、强化结果运用三个方面,提出持续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集中精力大抓工业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工业经济发展容错纠错机制,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尽职免责容错清单,在全市形成“一盘棋”大抓工业的良好格局。

“这次措施,既注重连续性,又突出创新性。”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24条措施》中,体现了对既有政策主要内容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继承性和连续性

《24条措施》中有11条有资金支持的政策与2018年市政府出台的《绵阳市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全市人才支持政策保持了一致性,比如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质量品牌、标准体系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企业规模上台阶、企业培育等方面,沿用资金支持政策。

创新性

“创新性”则体现在对照当前国家、省鼓励支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创新提出了7条过去没有的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体现在工业领域存量扩张、增量招引、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方面。

相信有了这些政策的支持

绵阳工业发展一定会一路up~

一起期待吧!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