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次中英文同步发布自贸审判白皮书 这两项指标全省第一

2021-07-12 15:09: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今日,四川自贸区法院挂牌设立三周年,四川自贸区法院发布《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片区民商事审判与司法保障(2020)》(以下简称“自贸审判白皮书”),对四川自贸区法院正式履职后第二年的司法审判态势与服务保障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就进一步推动四川自贸区创新发展与高效治理提出建议,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10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白皮书首次采用中英文版同步发布,中文共计3万多字,共分4个部分,发布的10件自贸审判典型案例涉及大宗商品贸易、涉疫物资买卖、知识产权、公司纠纷、商业票据、跨境旅游纠纷等方面,主要反映了四川自贸区法院在有关案件审理方面的裁判尺度和典型做法,10名省内外知名法律专家学者进行了专业点评。

2020年 受理各类案件27078件

白皮书主要反映了四川自贸区法院2020年度立足审判职能,努力为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内陆门户开放高地打造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的相关举措。

据悉,2020年1-12月,四川自贸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7078件,结案25952件,同比分别上升67.07%、86.87%,结案率为95.84%。其中,受理民商事诉讼案件15860件(新收14029件),审结14957件;强制执行案件10038件,执结9844件;非诉保全审查、破产强清等其他案件1180件。全部民商事诉讼案件收案标的总额为50.0148亿元。2020年度,四川自贸区法院(含天府新区法院)法官人均受理案件845.6件,人均结案806.62件,均处于四川省第一位。在全国,也居于较领先位置。

白皮书反映,四川自贸区法院立足“快速发展”阶段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司法审判与服务保障工作,从自贸区司法便利化、司法服务体系化、司法审判专业化三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自贸审判机制改革创新,优化司法产品供给质量,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司法经验,部分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此外,白皮书在分析相关问题基础之上,结合法院审判职能,依托天府新区中央法务区建设,就进一步完善四川自贸区法律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建议。

中英文同步发布

意在更好地对外展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司法保障工作

四川自贸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白皮书(2020年度)采取中英文双语版形式发布,是四川自贸区法院在司法保障工作中贯彻服务对外开放理念,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的一项具体举措。第一,四川自贸试验区是四川乃至西部对外开放的窗口、高地,国际商事活动逐步增多。相关的涉外商事纠纷审理,是四川自贸区法院的重要职能职责。2019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授予四川自贸区法院标的额1000万元以下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涉外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作为直接服务于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人民法院,他们在立案、诉讼服务、司法保障等各个环节十分注重中英文双语服务的相关需求。英文版白皮书的发布,也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方面。第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采取中英文同步发布的形式,意在更好地对外展示四川自贸试验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司法保障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商事主体对四川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司法环境的信心和信任。

据介绍,2021年,四川自贸区法院将立足“对标提升”阶段计划,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从营商环境、专业审判、成果输出、人才与智能保障四个方面着力,为加快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内陆门户开放高地建设大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徐新雅 记者 晨迪 摄影 晨迪)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